屏東旅遊景點推薦

  • 香蕉灣生態保護區
    香蕉灣生態保護區
    早期的鵝鑾鼻到墾丁之間的海岸地帶,曾經生長著茂密的海岸林,後來由於人為開墾以及種植瓊麻的關係,林相幾乎被破壞殆盡。直到民國71年將此區域規劃為生態保護區後,才逐漸恢復舊觀。香蕉灣生態保護區,全區被26號省道切割成北段與南段二個區域,南北二區的地形景觀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 北段是由更新世隆起的高位珊瑚
    點閱:
    144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昌黎祠
    昌黎祠
    昌黎祠是內埔地區的客家人所起建的廟宇,至於起建原因必須溯源至唐代時的一段歷史。韓愈世稱韓昌黎,精通詩文,倡導古文復興,是唐代備受尊崇的儒學泰斗,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不過因為上書諫阻唐憲宗迎佛骨,從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使,上任後,韓愈關心民瘼、積極興學,使當時得以受教育的客家人感懷在心,後來這群客家人
    點閱:
    162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澳沙灘
    中澳沙灘
    位於琉球嶼東北側,是一處最適合海泳、戲水、海釣以及其他的海濱遊憩活動,為琉球嶼主要天然沙灘之一。本區潮間帶及亞潮帶係由珊瑚礁及貝殼碎屑所形成的海積地,為一帶狀的貝殼砂沙灘,左側有著迎風望海的寬敞的涼亭,右側凸出的海岸地長堤為釣客海釣的區域,常見釣客背著魚簍,裡頭裝著各式各樣的海魚與熱帶魚。本區可觀察
    點閱:
    1367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客家文物館
    客家文物館
    客家文物館位於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採客家最有特色的「圍籠屋」建築格局,是深具客家原鄉風貌的建築形式;室內分為客家移民墾拓展示區、客家農村生活展示區、客家生活面面觀、客家文化與傳承展示區等主題空間,並設有客家文物典藏館、視聽館、特展區及表演場,走訪一趟客家文物館,即能體會客家族群褒忠敬義、崇祖尊賢、勤
    點閱:
    131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多仔坪潮間帶
    多仔坪潮間帶
    小琉球潮間帶是當地相當受歡迎的生態LIVE秀,白天夜晚所演出的節目五花八門,一個月有幾天退潮時間落在晚上,漆黑夜,挨著月光和手電筒餘光,往茫茫大海探險有種說不出的驚險刺激。晚上能見度雖然差了點,不比白天清楚可見,但在半輪明月下拜訪潮間帶,望著灰濛濛波光和珊瑚礁岩黑影,聽潮汐潺潺流動,漫步潮間帶礁石上
    點閱:
    130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高樹元氣館
    高樹元氣館
    高樹元氣館於2004年10月成立,是經濟部與文建會興建的「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館內除了設有「高樹主題館」,介紹屏東的風土人情、旅遊景點,還有許多農特產品的展示及販售。
    點閱:
    1326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根源自然生態休閒農場
    根源自然生態休閒農場
    「貴地有人來。」這是豎立在根源自然生態休閒農場內的迎賓牌,貴地當然非指地價,而是一處以自然農法用心維護的珍貴土地。根源農場主人希望來到這裡的每一位遊客,都能盡情享受自然十足的農場生活,像是嗅聞自然無害的有機泥土、品嚐自然香甜的碩大果實、看看自然活潑的健康動物、欣賞自然伸展的繁茂植物,也順帶對有機農業
    點閱:
    1406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鍾理和故居
    鍾理和故居
    鍾理和於西元1915年出生在今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從小就接受漢文私塾教育,而後漸漸走向文學之路。他的作品深刻描繪基層百姓的人性尊嚴及生活景況,是臺灣文學史上甚具影響力的客籍作家。而鍾理和故居是他十八歲以前所居住的地方,為雙橫屋格局的三合院,在當時屬於富豪之家才得以擁有的建築物,走進鍾理和故居,從屋內
    點閱:
    137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霧臺石板聚落
    霧臺石板聚落
    霧臺鄉是屏東縣地勢最高的鄉,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是魯凱族部落之一,向來有魯凱族聖地之稱。魯凱族擁有深妙的生活智慧與藝術文化,通常表現在石板屋、石雕、刺繡及編織工藝上,尤其是石板屋,以在地石材,經人工切鑿搭建而成,居住起來相當涼爽舒適,是魯凱族人引以為傲的建築特色。 霧臺岩板巷則是領略魯凱文化精
    點閱:
    128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潭濕地
    大潭濕地
    大潭濕地生態公園位於大鵬灣東北方的位置,臨台17號省道,為大潭社區南緣,此區地勢較為低漥,容易淹水,故將此區規劃成生態式滯洪池結合人工濕地的處理系統;當雨季時可發揮滯洪功能,非雨季時則可以處理大潭社區排出之家庭污水、養殖廢水及台17號省道之非點原污染及部分大鵬里之家庭污水。 濕地公園佔地6公頃,全區
    點閱:
    1530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琉球旅客中心
    琉球旅客中心
    來到小琉球,如果有什麼旅遊資訊的疑問,還是想拿一份小琉球旅遊地圖,來琉球遊客中心就對了。這裡除了舒適的環境外,還有多項貼心的服務,像是冷氣開放,讓這裡成為躲避正午炎日的好地方。冷熱水開飲機,讓在小琉球揮汗的旅客補充水分。無線網路與電源插座,讓有辦公需求的遊客在小琉球也能及時連線。琉球遊客中心不只服務
    點閱:
    1502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出火特別景觀區
    出火特別景觀區
    恆春半島有一處地方,周圍寸草未生,只覆滿泥黃色沙土,不過卻竄出一撮撮橘紅色火苗,隨著風來,忽而熾旺、忽而吹滅,不然左擺擺、右飄飄,像是進行一場火舞表演;白天時,這些小小火苗是爭不過太陽光亮的,所以顯不出特別之處,但在夜幕落下時,就是它們豋場的時刻了。這就是「出火」,看起來非常有意思的景觀。出火位在恆
    點閱:
    1473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津山觀光休閒農園
    津山觀光休閒農園
    津山觀光休閒農園位在大津瀑布的山腳下,是一個風景優雅靈氣充滿的地點,陣陣玉蘭花香不時從農場內傳出。早期由農林廳輔導設置觀光果園,加上位置就在大津瀑布風景點旁,早期荔枝的產期有提供遊客採收,但近來農園轉為經營休閒農園經營提供露營及住宿。目前農園由歐場長和他的老伴共同經營,園區內以生產荔枝、玉蘭花為主,
    點閱:
    148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旭海草原
    旭海草原
    旭海草原又名中正大草原,地屬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位於旭海溪出海口北側的牡丹鼻山平緩坡地,緊鄰太平洋岸的牡丹灣,總面積約80公頃 ,至今仍是一處保持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觀區。景觀區內規劃了三條賞景步道,分別為草原步道、牡丹鼻山步道及生態步道,每一條步道所呈現的景觀層次皆不相同。 草原步道總長大約900公尺
    點閱:
    149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白砂灣
    白砂灣
    白砂灣這片優美的小沙灘,由於鮮為人知,才得以保留最原始的氣質,因為《海角七號》中,男女主角阿嘉與友子在此相擁,於是又增添了一分浪漫氣息,白沙灣的魅力還不僅於此,那綿延500公尺長、潔白透亮的貝殼細沙才是最美麗的基因。貝殼沙的成因是由於貝殼受到海水長期沖刷的結果,沙粒均勻、淨白晶瑩則是貝殼沙的特色,白
    點閱:
    1365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巒豬腳街
    萬巒豬腳街
    屏東縣萬巒鄉是一個純樸的小鄉鎮,卻因為萬巒豬腳聞名全臺,尤其是在民和路上,有多間豬腳店林立其中,形成特殊的地方文化。萬巒豬腳創始人,是民國34在萬巒市場內於晚上賣擔仔麵的林海鴻,突然之間靈機一動,改賣起豬腳,由於風味絕佳,大受歡迎。萬巒豬腳所以聞名全臺,在於特殊的製作過程,以及食用時沾豬腳的蒜茸獨特
    點閱:
    143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枋寮F3藝文特區
    枋寮F3藝文特區
    枋寮F3藝文特區就位於枋寮火車站旁,最早是由枋寮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以及一群各行業的藝術愛好者,由於對開發藝術村懷抱夢想,共同組成「枋寮生活文化促進會」,以枋寮火車站3號倉庫為展演中心,經常舉辦各種藝術展演活動,在爭取到鐵路局的認同後,便陸續承租車站的閒置空間,修建為藝術工作坊,這些努力都為現今的F3藝
    點閱:
    1492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喜樂發發森林公園
    喜樂發發森林公園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丹林村的喜樂發發森林公園,原是一片荒棄的林班地,後經全體社區居民的努力整頓下,將雜草叢生的荒地蛻變為賦有排灣族文化特色、而且呈現綠意盎然景象的公園地,並以排灣族語「喜樂發發」為名,帶有「團結合作、奮發向上」的期待。 排灣族擁有豐富美麗的文化資產及歷史傳說,不論表現在雕刻工藝、手工編織
    點閱:
    1230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屏東縣排灣族雕刻館
    屏東縣排灣族雕刻館
    排灣族向來以雕刻工藝見長,在階級制度嚴明的排灣族社會,不僅只有貴族才能擁有雕刻品,連雕刻師也以具貴族身份的男性居多。排灣族雕刻品的種類形形色色,諸如髮梳、湯匙、觀賞品、建築物門楣、裝飾禮刀、宗教聖器等,都能見其獨特雕工;而雕刻題材以表現狩獵圖、祖靈像、神話故事為主;至於雕像型式,則以人頭像及百步蛇紋
    點閱:
    136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岩板巷
    岩板巷
    岩板巷位於霧台部落內,其地面以石板鋪設而成,充滿了魯凱文化的風情,是來到霧台部落不能錯過的景點。以石板為底、陶壺為指引標記,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正在織布的婦女、臉上布滿風霜的部落長老、英氣勃發的狩獵英雄、欣喜報戰功的獵人…,看著這些雕刻,不僅可以了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
    點閱:
    128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朝林宮
    朝林宮
    朝林宮主祀中壇元帥李哪吒(俗稱太子爺),為屏東縣潮州鎮泗林里、四春里及崙東里的聯合庄頭廟,本廟與東、西、南、北等四營形成傳統閩南聚落之五營結界的方式守護著村里,因此,朝林宮除了具有傳統建築工藝文化的資產價值外,還具備村落定址與精神信仰作結界的文化特色,尤其作為三個村里的共同信仰中心,這在臺灣更屬罕見
    點閱:
    1548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海神樂園佳樂水
    海神樂園佳樂水
    離開港口村後,沿台26線繼續前行至盡頭,沿途可見許多珊瑚礁海岸與奇岩怪,已經到了「海神樂園-佳樂水」,佳樂水原名「佳落水」,取其台語發音「自高處落下來的水」,在佳樂水風景區的步道盡頭有一座「山海瀑」,爾後取其「安和樂利」意義,改名為佳樂水。 雖然佳樂水風景區不在墾丁國家公園之內,但是風景區內地質景象
    點閱:
    131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保力林場
    保力林場
    保力林場位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村,隸屬屏東科技大學的實驗林場,主要提供森林系師生研究、教學之用,但同時開放給校外遊客參觀。林場內種植許多熱帶樹種,數量繁多到猶如一座熱帶植物園,豐富的植林自然也吸引其他動物棲息,為保力林場增添更多生態樣貌,是一處適合野外踏青的自然生態樂園。 踩在通往保力林
    點閱:
    1390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阿緱地方文化館
    阿緱地方文化館
    屏東的阿緱地方文化館即為「蕭氏家廟」,建於西元1880年,西元2001年獲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西元2004年政府列此家廟為縣定古蹟,「蕭氏家廟」為崇蘭當地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催生阿緱地方文化館的功臣。 文化館目的在於維護並拓展「蕭氏家廟」古蹟,成立地方史資料館及創意精靈工作坊,辦理社區藝文展演
    點閱:
    1443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耕心植物農場
    耕心植物農場
    耕心植物農場占地約0.7公頃的農場,經營者是一對公教退休的夫婦,種植以神秘果及嘉寶果為主,園區內的神秘果樹大,約有9年樹齡了,神秘果果實不大,但是卻有可以改變味覺的神奇效果,再酸的水果放到口中都會變得甘甜無比,目前農場除了開發原有的神秘果酵素外,更有神秘果葉所開發的養生茶包,沖泡後的口感就像明日葉般
    點閱:
    1376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伊拉部落
    伊拉部落
    伊拉部落位於北隘寮溪畔,是進入屏東縣霧臺鄉的第一個部落,從迎賓門口所擺設的人物像即可得知,該部落充滿濃厚的原民風情,這是一座運用石板所砌造而成的魯凱族人及百步蛇雕像,而在側邊牆壁,則有描述魯凱族豐年祭、衣著服飾及刻劃日常生活情況的浮雕,在遊客還未踏訪伊拉部落時,即能先在此認識魯凱族文化的風采。 伊拉
    點閱:
    130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