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市定古蹟「長老教會北投教堂」位於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七十七號,北投教堂是由加拿大來臺的傳教士吳威廉〈William Gauld〉在一九一二年所設計建造,也是臺北附近僅存的古老教堂之一。
    點閱:
    145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大醫學院舊館
    臺大醫學院舊館
    臺大醫學院開創得很早,可以追溯到一八九九年,初期利用臺北醫院的教室上課,聘請東京帝大出身的醫生為教授。學校從講習所發展為總督府醫學校,至一九一九年改稱為醫事專門學校,至一九三四年才改稱臺北帝大醫學部,戰後稱為臺灣大學醫學院。它的歷史實即一部臺灣近代醫學發展史,所培養的醫生為臺灣人的健康發揮了無比貢獻
    點閱:
    139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87號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段187號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應為高等官舍,建築形式完整,前為交通部宿舍。
    點閱:
    1281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芳蘭大厝
    芳蘭大厝
    市定古蹟「芳蘭大厝」位於大安區基隆路三段一五五巷一七四號,是台北盆地四周近山地區僅存少數清代古宅之一,屋主陳家為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在清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0六年)建造芳蘭大厝,其後代又陸續建造另兩座大宅,分別稱為新芳蘭大厝與義芳居。芳蘭大厝的原始平面格局屬於三合院,俗稱正身帶雙護龍。它的建材採用台灣
    點閱:
    1297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碧山巖位於內湖碧山上。廟內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部屬李伯瑤、馬仁兩位將軍。陳元光在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並尊稱「開漳聖王」。碧山巖是臺灣最大開漳聖王聖王廟,香火鼎盛。傳說漳州府人士黃某攜眷渡海來臺拓墾時,見此地為難得一見之吉地,故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膜拜後離去。而後山下一
    點閱:
    149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
    優人神鼓山上劇場位於老泉里老坑山上,佔地一千多坪,為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為實踐波蘭劇場大師--果托夫斯基的「山林訓練法」所建立的,目的是為了遠離市區的喧囂,讓劇組成員能將擊鼓、靜坐和中國武術能夠合而為一,由團員親自搭建木,舖上枕木作為排練場。山上劇場分為兩部分,一為團員們靜修練鼓的木造房,這一部分
    點閱:
    130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內湖復育園區
    內湖復育園區
    園區北面七星山,南臨基隆河,東起南湖大橋,西至安美街佔地約10公頃,包含平坦區及一座約40公尺的小山丘,小山丘當初在清除工程時規劃保留下來,讓民眾親身體驗全國第一座垃圾山如今已化身為美麗的復育園區,一顆重生的都市之肺,更讓基隆河恢復一抹清淨。園區分為復育林區、遊憩區及高灘地,其中遊憩區內規劃有陽光草
    點閱:
    1317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港山系-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南港山系-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麗山橋口親山步道位於南港公園的南方,這裡曾是依山傍水的灌溉水源之地,南港區的三大舊埤塘(後山埤、東新埤、三重埤)即位於此地,如今古埤塘不再引水,反而成為池畔垂釣、賞景、環湖散步、單車騎乘的遊山玩水之地。步道前段為北興宮步道,後段才是古意盎然的麗山橋口步道。蛇牧群林此步道已有百年的歷史,曾是先民挑運米
    點閱:
    1313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業於104年12月23日開幕,這棟建築原為國立科學教育館,經過三年的修復,讓古蹟重新再現風華,讓民眾有機會見識上世紀50年代中華文化傳統的代表性建築,也讓綠意盎然的南海學園再添一處特色景點,民眾可在如此富有文化、歷史、教育意義的氛圍之下,瀏覽館內各項豐富多
    點閱:
    1452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投焚化廠觀景台
    北投焚化廠觀景台
    北投焚化廠成立於民國 80 年 7 月 1 日, 原名士林焚化廠, 84 年 7 月 1 日因廠址重新劃歸北投區改名北投焚化廠,隸屬於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而觀景台位於焚化廠彩繪的煙囪塔標高116公尺處,可由1樓入口處搭乘透明景觀電梯到達。觀景台為一360度的大片落地窗樓層,此處可遠眺陽明、觀音及大
    點閱:
    1309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邂逅
    邂逅
    色彩瀕分的十二個臉譜,有相對性的二元化名稱:1.時間─空間(175x178x80cm)2.喧嘩─寧靜(170x100x90cm)3.通俗─典雅(195x100x90cm)4.理性─感性(180x150x140cm)5.原鄉─異鄉(135x135x90cm)6.現代─原始(185x155x60cm)7
    點閱:
    1525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臺灣教育會館
    原臺灣教育會館
    本館位於轉角基地上,順著道路境界退縮而建,留出人行道與花台。在轉角兩側以線性的空間序列,因而平面呈L型配置。本館建築以「退縮而建」手法設計,透過「marche」漸進比例的手法,視角的延伸性創造人們對於建築物在由遠走進的過程中,對建築物有愈近愈趨清晰、由全貌的輪廓愈趨建築的細部的空間體驗感受。(摘錄自
    點閱:
    135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湖公園
    大湖公園
    大湖公園湖泊因白鷺成群又名白鷺湖,位於內湖區成功路5段,毗鄰白鷺山,遙指五指山、忠勇山等,佔地約13公頃餘。民國68年仿中國園林興建,大湖湖泊面積約10公頃餘,屬區域性公園。其依山傍水,水岸蜿蜒曲折,湖面波光粼粼,視野開闊,拱橋彷彿垂虹,每當山橫春靄,新柳拂水,遠處嵐影,盡入眼簾;亭中小歇、宜眺宜憩
    點閱:
    132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閻錫山墓
    閻錫山墓
    閻錫山,字伯川,號龍池,晚號還中,山西省五臺縣人,先世以務農經商為業。祖青雲公,字龍雨,創大堡義塾,喜讀經史,平日以孝悌忠義等有關故事,及歷代興衰,課教子弟。 民國38年(1949)12月8日,時蔣總統已引退,代總統李宗仁遠赴美國,閻氏乃於行政院長任內,率政府由成都遷臺,穩定大局,政府統緒賴以不墜。
    點閱:
    148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手之組曲
    手之組曲
    (1)蓮花持:蓮花被喻為清淨無染的世界,小花苞為花生命之本初,持花之手默默承接,造型充滿圓渾飽和的美感,讓客戶或看或靠,產生光明、向上的情愫。(2)心手相蓮:雙手緊密交錯,具有親密安全的感受,象徵了捷運交通的連繫,也有人與環境互動共生、融合一體的意涵。(3)小公園:靜坐者常將雙掌平放相疊,扣放腿上,
    點閱:
    1192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投賴氏祖祠
    北投賴氏祖祠
    清乾隆45年賴氏先祖來台,本屋為1915年所建,為磚造一層樓,呈現出原始的紅磚色,建築為獨棟式,與護龍不連接,屋頂為兩批水斜屋頂,正門入口有凹壽設計,及疊澀出簷,並有傳統式磚百葉,是台北市中難得的傳統閩南式磚造建築物。保存完整,具有特色。其古井與龍眼樹展現生活形態特徵。
    點閱:
    137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第一高女
    臺北第一高女
    北一女中原為日據時期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初創於1904年,稱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為臺灣最早的高女之一。當時城內多為日本人,本校幾乎專收日本學生,與專收臺籍學生的第三高女形成明顯的對比。光復後改制為臺北一女中,由於校風卓越,教育英才無數,成為臺灣最出名的女子中學。它的校址原為清代城內的文廟,初
    點閱:
    122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創設於民國54年12月1日,翌年3月20日即中華郵政70週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當時係利用郵政總局前在新店舊辦公房舍略事整修成立建館,由於地處偏僻,房屋狹小,且有計畫道路貫穿其中不能擴建,館務發展備受限制。為配合國家文化建設及郵政事業發展需要,乃在台北市興建10層大廈1座,位於南海學園,並
    點閱:
    127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點閱:
    1267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自由之家
    自由之家
    自由之家原為臺灣銀行最高首長「頭取」的宅第。日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臺灣銀行成立,自由之家興建於1902年,其等級比照日據時期的高等官舍,採用當時高官巨賈流行的洋式風格興建,建築為木造與鋼筋混凝土的二層高建物,外牆披覆雨淋板,一樓為宴會廳及會議室,二樓則是供住宿的套房,室內樓板為木造,並設有日據
    點閱:
    119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此陳列館隸屬於中研院史語所,為一座研究類型博物館,於2002年重新開幕,展出的文物不僅具備了歷史文化脈絡與考古知識的價值,同時也說明了史語所所自1920年代後期以來的考古歷史的發展演進歷程,近年來更利用數位典藏技術來保存文物和促進世界知識交流,這些都是與一般歷史博物館不同之處。 展示主軸以史語所研究
    點閱:
    1383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摩耶精舍
    摩耶精舍
    張大千先生於民國65年在外雙溪所購地興建摩耶精舍,67年8月完工遷入定居;先生於72年4月2日辭世後,由其家屬依遺囑將摩耶精舍捐贈政府。行政院於同年5月20日以台72文字第9197號函撥交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並設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開放民眾免費預約參觀。
    點閱:
    1511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大醫院舊館
    臺大醫院舊館
    臺大醫院原稱臺北病院,最初為木造建築,一九一二年現址開始建造以紅磚與鋼筋混泥土為主的醫院。至一九一六年大體完工。
    點閱:
    116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
    竹子湖因地理及環境氣候適宜栽種試驗稻米,故日據時期西元1923年(大正12年)於竹子湖設置了蓬萊米的原種田,培育優良種原分配給各地農民種植,而有蓬萊米發源地之稱。並於1928年設置地上第一層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及倉庫使用。目前建物管理人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建物因修建故屋頂、外牆及內部多
    點閱:
    124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山水綠生態公園
    山水綠生態公園
    山水綠生態公園為南港的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掩埋區復育之公園,於民國102年10月27日開幕,公園面積達21公頃,是南港區第一大的公園綠地,也是市民休憩的好去處,為南港注入新的活力。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位於南港區東南角與新北市深坑區交界處之山豬窟山谷,因此命名為之,為臺北市第二座標準垃圾衛生掩埋場,佔
    點閱:
    1410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港公園
    南港公園
    南港公園於民國77年闢建,面積近約15.6公頃,園內地勢依山傍水,建築饒富中國風味。公園位於東新街與成福路交接口處,北接聯勤總部,南聯南港國宅,向東遠眺可望及信義區四獸山,視野遼闊,是南港區最大且擁有天然埤塘的景觀公園。中國式紅色牌坊位於南港公園主要入口處,樓高13公尺、寬20公尺,樓頂篆刻有金色「
    點閱:
    126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