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南港公園
    南港公園
    南港公園於民國77年闢建,面積近約15.6公頃,園內地勢依山傍水,建築饒富中國風味。公園位於東新街與成福路交接口處,北接聯勤總部,南聯南港國宅,向東遠眺可望及信義區四獸山,視野遼闊,是南港區最大且擁有天然埤塘的景觀公園。中國式紅色牌坊位於南港公園主要入口處,樓高13公尺、寬20公尺,樓頂篆刻有金色「
    點閱:
    1263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松山慈惠堂
    松山慈惠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位於台北市福壽山麓的松山慈惠堂,是由一位奉道至誠、德行雙修的女居士現任堂主郭葉子,秉持神道設教,濟渡眾生,啟迪信眾靈修,淨化人心,在悲天憫人,度己度人的慈悲心懷之理念而創建。松山慈惠堂供奉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此地環境優雅,神韻朗然,氣勢靈秀雄偉,青山環抱
    點閱:
    1279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二格山系-指南茶路親山步道
    二格山系-指南茶路親山步道
    指南茶路親山步道以三玄宮步道、樟山寺步道(飛龍步道)及樟湖步道為主,這條貫穿木柵山區茶園的舊路行經茶園、農舍、竹林,沿途皆設立小巧的解說牌。介紹當地茶區的過往歷史、步道緣起、茶種介紹、製茶方法等,讓民眾在享受戶外休閒健行活動之餘,還能增長見聞,是適合親子同遊的登山路線。三玄宮步道(茶路古道) 攸關木
    點閱:
    1164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至德園公園
    至德園公園
    至德園位於至善路與故宮路交叉口,位於故宮右側,園區古意盎然情調優雅,與故宮莊嚴的建築相輝映。別緻的古典圓拱門,步道小徑,別有一般清幽,古樸橋廊蜿蜒,荷蓮錯落盛開,漫步亭台樓閣間,感受城市生活中的靜謐時光。民國84年故宮博物院為美化院區四周及提供遊客及市民一處優質的休憩場所因而建置,公園沿小雙溪闢建,
    點閱:
    135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和興炭坑
    和興炭坑
    「和興炭坑」位於北台慈惠堂旁隱藏著一處廢棄舊礦坑,緊鄰舊埤溪。早期因煤礦開採石堆置大量煤渣,地質條件相對較脆弱,後進行整治,搭配舊埤溪旁的舊礦區進行整體環境營造,結合當地自然景觀及礦坑文化特色,打造成區域性亮點,提供新的休閒遊憩景點。自步入園區開始,可沿磚紅色地坪及礦車軌道意象步入「時光隧道」中,沿
    點閱:
    117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郊山友台
    郊山友台
    位居陽明山的山仔后地區,鄰近文化大學以及仰德大道,是第一個離開都市,座落在山中的URS公共平台。做為一個座落於山中的URS,所要推行的是一種與自然共舞的生活態度。因此URS27M辦理活動的宗旨為:「Another Life—Finding Your Nature」,欲將基地打造為一處讓都市人找尋身心
    點閱:
    1261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國史館
    國史館
    國史館位於總統府後方長沙街上,建築為融合西洋古典與現代風格的市定古蹟,早期為日據時期臺灣總統府交通局遞信部。民國99年10月推出「總統副總統文物展」,展出與總統、副總統相關的主題與文物,以及世界各國外交禮品。除定時導覽及團體預約導覽外,同時配合舉辦相關推廣教育事項,包括系列演講、文物專題演講等;另提
    點閱:
    1229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屯山系-軍艦岩親山步道
    大屯山系-軍艦岩親山步道
    軍艦岩位於石牌榮民總醫院正北方山區,海拔185.6公尺,為大屯山系的著名山嶺,嶺上突出的巨岩聳立在層層山巒間,乍看之下如同海上艦艇,因此得名軍艦岩。日據時代分別與唭哩岸山、丹鳳山、烏尖連山,共稱為烏尖連峰,山頂岩場是座理想的攀岩練習場,也是一處相當熱門的健行路線。軍艦岩親山步道 健走軍艦岩親山步道
    點閱:
    1189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第一高女
    臺北第一高女
    北一女中原為日據時期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初創於1904年,稱為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為臺灣最早的高女之一。當時城內多為日本人,本校幾乎專收日本學生,與專收臺籍學生的第三高女形成明顯的對比。光復後改制為臺北一女中,由於校風卓越,教育英才無數,成為臺灣最出名的女子中學。它的校址原為清代城內的文廟,初
    點閱:
    1221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植物園
    植物園
    植物園是日據時代研究植物的重要場所,占地約8公頃,保留了當時從臺灣、日本、中國大陸、東南亞引進來的試驗研究植物種,至今園區內的建築與植物種類已遠超過以往盛況,蒐羅之植物多達約2000種。臺北植物園依植物分類系統與習性分區,每個區域以不同的主題呈現,並且設有解說牌介紹奇花異卉,例如荷花池、十二生肖區、
    點閱:
    1241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景美溪左、右岸自行車道
    景美溪左、右岸自行車道
    有青山綠水相伴的景美溪左、右岸自行車道,沿線有動物園,Zoo Mall、政大球場及青草綠茵,溪流常有魚群穿梭,適合攜家帶眷全家出遊的路線。沿線的景觀相當豐富,翠綠草地,清澈溪流讓人感覺非常舒適,此外,於道南河濱公園內還設有各式各樣的運動場所,如籃球場、溜冰場、羽球場等,每到傍晚便可看到許多人或走或騎
    點閱:
    1276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天母白屋
    天母白屋
    天母白屋是美軍協防臺灣時期駐臺人員的宿舍,1950年代韓戰爆發時,美國認為臺灣是美國太平洋防線的一環,開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防止中共對臺灣的侵略;國民政府為了安頓美軍在臺生活,在士林地區興建許多高級宿舍,以使美軍人員有完善的生活環境。這些宿舍外牆為雨淋板、黑色屋瓦,內設有壁爐、外露石壁龕且設
    點閱:
    1299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天恩宮
    天恩宮
    「天恩宮」位於貓空的內彎一帶,屬於「一貫道」的道場。外觀是傳統中國宮殿式的建築,有三層樓高,白欄橙瓦紅柱,莊嚴肅穆。據說天恩宮建廟之初,曾請掘井公司在廟地找水,掘井公司挖了好幾處,甚至深至二十尺仍找不到水。於是當時的主任委員通知台灣各地所屬信徒,在同一天晚上叩求上天慈悲賜水,三日後,在後方擋土牆處竟
    點閱:
    120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成長與教育
    成長與教育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第三棟大樓前。以裝置手法植入鋼雕的公共藝術品,由三件作品組合成一套,代表學校教育是在培養學生成為每個獨立個體身心健全的國民,也彰顯出內湖高中優良的教學精神。
    點閱:
    12189
    收藏:
    分享:
    2017-03-29
    2016-06-12
  •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為臺北市市定古蹟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原為日據時期臺灣銀行株式會社的官舍,孫運璿先生於1980年擔任行政院院長期間遷入,至2006年辭世,在此居住26年之久。臺北市政府以孫運璿先生推動臺灣經濟建設、對外經貿、奠定民生福祉多所貢獻,並以其人風範結合和、洋建築混合的寓所特色,
    點閱:
    132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建國中學紅樓
    建國中學紅樓
    建國中學原為臺灣總督府中學校,創建於一九0八年,後來改制為臺北州立第一中學,供日人子弟就讀,此即為日人在臺差別教育之象徵。
    點閱:
    124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王寵惠墓園
    王寵惠墓園
    王寵惠先生出生於1881年,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1912)、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1928-1931)、國民政府外交部長(1937-1941)、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1948-1958),為中國近代史上代表人物之一,1958年過世,由總統府應東吳大學所請權葬於該校校園內,墓園由其子王大閎先生設計。
    點閱:
    129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門-麗正門
    南門-麗正門
    南門又稱麗正門,於西元1884年(清光緒10年)完工,是當時臺北府城的主門,因此形制與尺寸是幾個城門中最宏偉的,所用石材來自大直一帶,構工精細、歷久彌新。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與其它城門均不同。日據初期,日本人搗毀了臺北城的城垣、城廓及西門。南門雖幸運被保存,但卻也因年久失修而日漸殘破。國民政府來臺
    點閱:
    1251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吉慶聖誕巷
    吉慶聖誕巷
    吉慶里「聖誕巷」布置至今已有十六年歷史,其起源為社區「三愛教會」於1999年聖誕節前夕,教會林恭昭牧師將原本放在教會裡的聖誕樹從室內移往了室外,巷內的教友也跟隨在家門口妝點聖誕燈飾,並向街坊鄰居報佳音,而後受到節慶歡樂氣氛的感染,巷內的住戶逐年的加入,加上吉慶里黃勝宗里長、木工師傅溫永煙先生、臺北城
    點閱:
    1413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植物園臘葉館
    植物園臘葉館
    臺北植物園最早為殖產局苗圃,臘葉標本館是臺灣第一座專為設置臘葉標本所興建之建築,於1924年落成,代表苗圃轉型為植物園很重要的里程碑。為二層樓磚造建築,外牆結構為磚造,一樓室內採用鐵管柱。二樓以迴廊圍塑挑空,現二樓地板為之後因為空間需求所增加,將原有挑空處以鋼筋混凝土樓版填滿。
    點閱:
    1292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內溝溪景觀生態步道
    內溝溪景觀生態步道
    內溝溪源發於標高450公尺的內湖坑頭山,向東南流經內溝溪後,轉向南湖大橋上游約500公尺處流入基隆河,全長6817公尺,流域面積約422公頃,集水區平均坡度約41%,為台北市內頗具山林野趣的區域,且利用塊石疊砌形成孔隙,提供水生動物棲息空間,也增加民眾親近溪水機會。
    點閱:
    1237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屯山系-中正山親山步道
    大屯山系-中正山親山步道
    中正山原名彌陀山,也叫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後來才改成中正山;中正山的登山口有7處之多,這是由其串連出來的步道特多,大都呈放射狀,山頭獨立,廣角視野稱得上一流,十分特別。 中正山親山步道 這條親山步道自登山路起登,幾乎是陡坡石階直上山頂,山友行前須作好體力與腳力的準備,尤其心肺功能須在這條步道行進間,
    點閱:
    120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平等里櫻花
    平等里櫻花
    臺灣北部賞櫻地點幾乎都由陽明山平菁街的櫻花開始。每年1-2月間,可由士林區至善路3段71巷左轉進入陽明山,沿途可以欣賞到山櫻花開放,櫻花坐落於陽明山寧靜的巷弄內,而平等里內,有許多休閒觀光農園、有咖啡、茶點,可觀賞農作,可以吃農家菜,是休閒好去處。陽明山的櫻花種類有:緋寒櫻(山櫻花)、重瓣緋寒櫻(八
    點閱:
    131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獻堂館
    獻堂館
    林獻堂被尊稱為台灣議會之父,對台灣文化運動貢獻深遠。獻堂館為1950年代配合配合政府政策興建以宣揚中華傳統文化之代表性建築,館舍建築現況完好,內部儲藏文物眾多,皆為國內孔孟資料的重要寶庫,是儒學國際交流之平台,具歷史文化價值
    點閱:
    1316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
    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
    「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位於貓空地區,於74年興建完成。設有茶葉展示區,介紹茶葉的製作過程和品茶的方法等關於茶葉的知識;茶藝教學區,於平日提供預約解說教學服務,週末假日則會有志工提供免費的導覽;戶外教學區,位於推廣中心的後山,種植各種植物,包括桂花、茶花、櫻花、青楓等,並設有親子遊憩區、茶
    點閱:
    1355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防災科學教育館
    防災科學教育館
    有鑑於日本於1995年1月17日發生芮氏規模7.2的阪神大地震,死亡6,430人,受傷4萬餘人,房屋全倒、半倒達51萬餘棟,包括公共設施等損失大約在10兆日圓左右,是日本戰後僅次於伊勢灣颱風,所遭受的第二大天然災害。爰此於同年(84年)7月10日,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改制成立,為提昇市民防災教育讓市民同
    點閱:
    128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