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雙溪生活水岸
    雙溪生活水岸
    從陽明山國家公園發源的雙溪,流經東吳大學之後,轉往公路北側,河濱綠地公園也由此綿延展開,河濱自行車道順勢闢建於左右兩岸,成為臺北市河川單車路往中,最貼近住宅區也維護得極為完善的短小精緻路徑。景色優美的雙溪河畔,引領平日生活繁忙的都市人,找到一條解放疲憊身心的綠色隧道,由雙溪左岸在銜接百齡橋右岸自行車
    點閱:
    1271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峰圃茶莊
    峰圃茶莊
    峰圃茶莊於光復後(民國34年後)從太平町(大稻埕)江山樓食堂(今歸綏街)搬來重慶南路一段35號,為臺北市著名之茶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立面裝飾材料以磚及水泥為主,柱子尚有精美的石雕紋路,窗楣線與窗台線中間有以洗石子為主要材料的橫帶型水泥裝飾為特色,設計為一樓店鋪裝置招牌使用,另一特色為開口成長條形窗
    點閱:
    1358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行天宮
    行天宮
    行天宮是北臺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一天進出人數可達萬人之多。行天宮在神祇的奉祀上傾向多神,主要信奉的5個恩主為關雲長、八仙之一呂洞賓、灶神張單、道教三十代天師王善以及宋朝名將岳飛,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也就是「救世主」的意思。5恩主以關雲長為首,因此臺灣一般民眾亦稱關雲長為恩主公,於是也就
    點閱:
    147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安樹
    大安樹
    大安樹以木棉與小葉欖仁為枝、幹體裁,利用小葉欖仁的水平側枝特性以半反射鏡營造另一度空間的森林,鏡面會隨著四季樹容反映不同的風貌。而夜晚燈光亮起,如同黑幕樹叢中的燈塔,為捷運列車指引方向。
    點閱:
    122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新店溪、大漢溪與淡水河自行車道
    新店溪、大漢溪與淡水河自行車道
    這段由大稻埕碼頭沿著延平河濱公園所興建的自行車道,在遊騎之餘還可以走訪相鄰的文化古蹟,在動靜相宜的休閒活動中,既可強身還可陶醉於文化洗禮。周邊著名的文化觀光景點,如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酒泉街方向的臺北孔廟、保安宮等景點,從中體驗文化饗宴。沿途景觀包括大稻埕碼頭咖啡廣場、唐山帆船
    點閱:
    1559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BabyBoss職業體驗任意城
    BabyBoss職業體驗任意城
    『BabyBoss職業體驗任意城』是一個提供3~15歲小朋友體驗各種各類職業的天地。2008年初在京華城7樓開幕,佔地2,300坪,有如一個迷你版的小城市,有街道、店舖、公園、政府機關、學校,並有各式各樣的車子穿流其中,城市內近50種行業及70個職業角色,讓小朋友實際操作演練,體驗各個職業角色的工作
    點閱:
    123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河流彎曲之處,域見繁花光穹
    河流彎曲之處,域見繁花光穹
    松山起源於河流彎曲之處所匯聚成精華薈萃之地,在自然地貌的圍繞下,開啟了豐富的文化繁景,作品藉由「域見」的空間詩意,轉換出藝術品與基地地理環境、與人的「相遇」經驗。透過數萬根管狀單元垂直錯落出高低起伏的有機挑空造型,以有如河灣水波的迴流意象,在挑高空間中流轉、擴散出多重層次與角度的視覺體驗,藉以演繹松
    點閱:
    1376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思想的轉動 Bent of Mind
    思想的轉動 Bent of Mind
    以人臉與腦殼外形並置,形塑成半抽象之外觀,遠看似一抽象扭轉而上的雕塑作品,近看卻有人臉側面輪廓形狀。堆疊產生的線性在作品中變成速度的隱喻,飛快的速度讓人體抽象化,飛快的思緒則是創意轉化的動力。
    點閱:
    1363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七星山系-天母古道親山步道
    七星山系-天母古道親山步道
    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穿越士林華岡地區的西北山坡,也是紗帽山南邊的鞍部,屬於早年魚路古道的後段,涵蓋華岡至天母間的數條步道,沿著大水管構築,潺潺溪水、原始林相,步行其間,讓人倍覺涼爽舒適。步道還可順遊經翠峰瀑布至猴洞產業道路的「翠峰步道」,夾峙在山間林蔭中,走起來特別涼爽舒適。天母古道曾經
    點閱:
    129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士林神農宮
    士林神農宮
    神農宮原名為芝蘭廟,因奉祀福德正神故又名福德祠,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至六十一年間。清乾隆六年,因洪水釀災故遷至現芝蘭街,並於嘉慶十七年修建後改稱神農宮,奉祀主神改為神農大帝,副主神仍為福德正神。
    點閱:
    1232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興隆公園
    興隆公園
    興隆公園內以觀景湖為中心,水池部分,仿古闢建、垂柳緊接、林木成蔭頗富詩意,為本公園特色之一。並有假山、噴泉,湖旁有休憩的步道,中央有拱橋,景觀雅致,許多婚紗業者甚而選定此地,取其古典風格為許多準新人拍攝。湖面東北側除立有公園碑,北側入口有兒童遊樂區,及停車管理處新建之地下停車場,期盼給予市民更多的停
    點閱:
    125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通化公園
    通化公園
    本公園位於文昌街與通化街口,於民國76年建立,原命名為「文通公園」,面積1,180平方公尺,後改「文通公園」為「通化公園」。通化公園外側之文昌街為臺北市著名的「家具街」,隨處可見販售各式家具的店家,而不遠處則是具有客家文化的臨江街夜市,是臺北市有名的夜市,近200個攤位的各種美食小吃,讓許多臺北人流
    點閱:
    1237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士林官邸正館
    士林官邸正館
    蔣故總統中正先生與夫人攜手走過攸關國家命運的關鍵年代,是時代的風雲人物。他們生命中,有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也有親切平和的浪漫情懷,有「史」、有「詩」。因此,以「關鍵年代的風雲史詩」為題,展開他們在士林官邸的精采故事。 士林官邸,環境清幽。蔣先生於民國39年3月1日復行視事,同月31日住進官邸,直到
    點閱:
    129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閻錫山墓
    閻錫山墓
    閻錫山,字伯川,號龍池,晚號還中,山西省五臺縣人,先世以務農經商為業。祖青雲公,字龍雨,創大堡義塾,喜讀經史,平日以孝悌忠義等有關故事,及歷代興衰,課教子弟。 民國38年(1949)12月8日,時蔣總統已引退,代總統李宗仁遠赴美國,閻氏乃於行政院長任內,率政府由成都遷臺,穩定大局,政府統緒賴以不墜。
    點閱:
    1396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歸綏街文萌樓
    歸綏街文萌樓
    1.為殖民時期1930-1940年代店屋類型,日人移植歐洲巴洛克建築元素,覆以黃綠色國防色磁磚,建築物實質條件尚佳。2.光復後,1941年始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亦是反廢娼運動中心,尤具紀念意義。3.建築內部的室內隔間,反映出來當時性產業的空間要求,仍維持公娼館氣氛,
    點閱:
    1209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撫臺街洋樓
    臺北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的建築深受歐陸古典風格影響,最大特色為立面有陡斜屋頂、斜屋頂上的老虎窗、石造拱廊柱等。仔細再深究建築,外牆採用的是石木混合構造,內牆則飾以石灰粉刷,一樓為唭哩岸石條疊砌築造,形成古典式四柱三間石造拱廊騎樓,拱圈與拱圈交接為觀音山石承接石柱構造。騎樓天花保有木材拼組而成菱形幾何圖案的天花板。
    點閱:
    1337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艋舺洪氏祖厝
    艋舺洪氏祖厝
    興建於清代,為昔日雙園區三大厝之一(另顏厝與黃厝已改建),建築形式保留相當完整:合院式、磚牆、燕尾屋瓦,作工細膩,呈現出洪姓族人早期是地方上耕讀世家的歷史。建築為三進帶單邊護龍的格局,建材多樣,包括泉州白石、福杉及當地所產觀音山石、唭哩岸石,木雕精美,工法講究,甚具特色。室內文物如供桌、古井,具保存
    點閱:
    143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港瓶蓋工廠
    南港瓶蓋工廠
    南港瓶蓋工廠位於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2段13號,因具歷史文化價值及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4款評定基準,於2015/4/29公告登錄「南港瓶蓋工廠」為臺北市歷史建築。日據時期(1943年)由日人宇平組設立的「國產軟木工業株式會社」,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專賣
    點閱:
    1332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芝山巖惠濟宮
    芝山巖惠濟宮
    在惠濟宮的山腳下,可以看到一個像草原的廣場,上面有著模型的羊群,好像先民在這裡放牧一樣。循著階梯向上,經過林間,昏暗的感覺,旁邊的岩壁上長著青苔,具有古意,在途中經過一個石頭拱門,是芝山的歷史遺蹟,在其後會發覺道路開闊許多,過一個彎,豁然開朗,平坦的路面,與先前的感覺截然不同,惠濟宮,就座落其間。
    點閱:
    11395
    收藏:
    分享:
    2018-03-28
    2016-06-12
  • 陽明山美國在臺協會
    陽明山美國在臺協會
    1.本區建築係民國50年初期興建,為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係現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前身)之職員宿舍,具有歷史及時代意義。2.建築形式為流行於1950─60年代之洋式住宅,具有幾何形式牆、版面、大面開窗,及美式草原建築風格特徵。3.本區建築(含囊底路)所形成之區域完整、整體環境優美,具有保存價值。
    點閱:
    13518
    收藏:
    分享:
    2018-05-23
    2016-06-12
  • 臺北孔子廟
    臺北孔子廟
    臺北原有孔廟,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當時位於城內與武廟並列,日治初期遭兵災,殿廡毀損嚴重。大正十四年(1925)臺北士紳倡議重建孔廟,聘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臺設計建造,於昭和五年(1930)建儀門、大成殿、崇聖祠及兩廡,並舉行祭典,後因捐款頓挫直到昭和十四年(1939)才完成其餘建築。臺北孔子廟
    點閱:
    1395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衡陽路54、56、58、60號店屋
    衡陽路54、56、58、60號店屋
    1.建物之創建年代約1912-1920年之間,原為清末臺北城建設時,招商開發所留存街屋之脈絡,日據初期曾改建1次,仍保留原有構造與空間型式,足以呈現日據時期市區改正之見證,乃衡陽路歷史發展之重要例證。2.所在位置舊稱石坊街,日據時代稱為榮町,戰後曾為綢布集散地,後有茶商進駐直銷,全祥茶莊見證茶產業空
    點閱:
    1318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港山系-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南港山系-麗山橋口親山步道
    麗山橋口親山步道位於南港公園的南方,這裡曾是依山傍水的灌溉水源之地,南港區的三大舊埤塘(後山埤、東新埤、三重埤)即位於此地,如今古埤塘不再引水,反而成為池畔垂釣、賞景、環湖散步、單車騎乘的遊山玩水之地。步道前段為北興宮步道,後段才是古意盎然的麗山橋口步道。蛇牧群林此步道已有百年的歷史,曾是先民挑運米
    點閱:
    122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幾米主題南港站
    幾米主題南港站
    受到各方廣大喜愛的幾米主題裝置藝術,就藏身在捷運板南線的南港站之中。南港捷運站大膽引進享譽國際的幾米繪畫,完整表現出捷運站的現代性,既寫實又富美感,也是捷運南港站啟用最受人矚目的話題。站內總共有6幅大型彩色壁畫,乃以幾米的暢銷書《地下鐵》的插畫作品直接放大燒製於瑯板,再嵌入牆壁上,只有一幅是全新創作
    點閱:
    133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二格山系-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
    二格山系-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
    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以指南宮步道、大成殿步道及茶展中心步道為主,這條以指南宮為中心主軸的步道位於二格山系西北側的猴山岳山上,是通往貓空、樟湖及二格山區必經之地。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從指南路三段33巷循石階拾級而上,經指南宮步道、指南宮、凌霄寶殿、大成殿、大成殿步道、茶展中心步道等,是一條親子級的親山健行
    點閱:
    1280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亭河濱公園
    古亭河濱公園
    古亭河濱公園位於永福橋至中正橋間,單車從思源街沿著自來水博物館方向騎到底就可進入園區內,斜坡道種植灌木排列出「古亭河濱公園」字樣別具巧思。夏日午 后,避開烈日,來這裡吹吹風,公園內有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等一應具全的運動設施供市民使用。古亭河濱公園綠地廣闊,橋下有涼風習習。喜愛來此地打球的 球友都知
    點閱:
    134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