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推薦

  • 大安藝樓
    大安藝樓
    大安區公所將1樓規劃出1個時空廊道,讓大安區沿革、瑠公圳遊蹤圖、歷史建物及古蹟地圖串成一線,做為市民朋友尋幽攬勝之指引,也可作為國中、小鄉土教學的教材。並在樓梯間設置歷史建築及古蹟掛圖及解說牌,遊客拾階而上,隨這歷史的足跡,漫步感受大安區19處古蹟及24處歷史建築所散發出來的恬靜之美之外,並於電梯大
    點閱:
    1379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民生活美學館
    原民生活美學館
    風味館又名原住民風味館、位於台北市花博公園美術園區內,在2010年為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館。展期結束後,由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接手經營,以「分享、多元及創造」的經營理念,介紹原住民瑰麗文化及產業實力,展現原住民風味。風味館外觀仿照六朵牽牛花花瓣的香蝶綻放,且具有涼亭意象的傘狀建築,手工竹編屏風
    點閱:
    138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之坐落街廓,自清代以來為台灣重要出入門戶,更為台灣現代化的發起點,街廓內建築現況仍保持日治時期風貌。
    點閱:
    139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臺北北警察署
    原臺北北警察署
    日據時期的臺北警察署分為南署與北署,北署位於大稻埕,以該區多為臺灣人聚居並為北臺灣經濟重心,為控制治安而設置。大稻埕地區地區為日據末期臺灣民主政治社會運動的發源地,許多臺籍菁英因鼓吹其理念,不見容於日總督府而被捕,監禁於北警署。名醫蔣渭水即曾出入該警署達四次,於獄中著有拘禁臺灣人之觀察文章,發表於當
    點閱:
    1302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建物建於1954年,1959年增建第三樓層,曾為警察局第七分局、古亭分局、中正第二分局所使用。街角之兩向立面呈現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形式,內部留置室(拘留室)仍舊維持原狀,保存當時警察局建築之特色。中正二分局搬遷後,經藝文界人士爭取,做為小劇場展演空間,為當時國內唯一定位為前衛劇場表演場
    點閱:
    1306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華林宅
    萬華林宅
    市定古蹟「萬華林宅」位於萬華區西園路一段三0六巷二十四、二十六號,為日治時期當地望族富戶林氏之宅第
    點閱:
    176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推測建於日據時期,牆面有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標誌,初步判斷曾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所使用,建物為兩層樓磚造建築,戰後移交省政府交通處鐵路管理局,即現今之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點閱:
    137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蔡合源宅第
    蔡合源宅第
    本建築物所呈現之總體價值具有保存價值,足以彰顯在地建築技術。本建築物建於戰後之商店建築,有相當之建築品質,為台灣光復後之首批之建築式樣。
    點閱:
    1387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青邨圓講堂
    青邨圓講堂
    1.圓講堂位處中山樓中軸線前方不遠處,南朝紗帽山,為一具環狀迴廊之二層圓形講堂建築。外貌風格與中山樓、國建館相似,皆以中國宮殿式建築藝術為藍本,與中山樓、國建館同為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之代表性建築。2.圓講堂曾作為國防部陽明山莊視聽教室使用,為總政戰部青邨幹部訓練班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之重要建
    點閱:
    1245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河濱自行車道
    河濱自行車道
    臺北的河濱自行車道規劃得相當完善,有提供民眾租車服務,可以一路環遊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共111公里水岸的自然與人文風光,河川沿線有豐富的自然、古蹟等美麗景觀,除了提供市民休閒時的最佳去處,也能看到一個城市發展的軌跡。而圓山、大直到內湖一帶的河濱,在整治後樣貌截然不同,騰出了寬敞的行水區,
    點閱:
    1526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灣精品館
    台灣精品館
    「台灣精品館」自2011年12月26日開幕,為全台首座彰顯台灣精品「研發創新、設計美學、品質精良、行銷全球」的創新園地。館內1樓大門入口面對花博公園,2樓展館有長期展示區(資通訊展示區、運動休閒區、文創區)及短期主題區(每季更換展品)。 建物由國內知名建築師簡學義先生於花博期間建造,全館採全玻璃帷幕
    點閱:
    1431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青田街7巷8號
    青田街7巷8號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建築形式完整,現為臺灣大學宿舍。
    點閱:
    139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圓山別莊
    圓山別莊
    圓山別莊在臺北市勝景劍潭南岸,為本市一座極為精美的古洋樓。別莊的創建者為日據初期大稻埕茶商陳朝駿,他曾擔任茶商工會及稻江信用組合的首任理事長,聲望頗高,他的生意遠及南洋如新加坡與印尼,並常往來廈門,因此1913年在圓山興建這座歐洲風格洋樓,於1914年落成。當時所聘建築師不易查考,但設計風格融合了英
    點閱:
    1334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穿梭在臺北市萬華區的老舊巷弄中,有一處名為「剝皮寮」的老街區,這裡依然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紅色的磚牆、拱型的騎樓、雕花的窗櫺,呈現典雅樸實之美。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龍山寺旁,康定路、廣州街及昆明街口,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擁有獨特之歷史
    點閱:
    1392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老松國小
    老松國小
    老松國民小學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六十四號,其前身為艋舺公學校,創立於西元一八九六年,為日據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
    點閱:
    1484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革命實踐研究院司令臺
    革命實踐研究院司令臺
    點閱:
    1399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艋舺地藏庵
    艋舺地藏庵
    三級古蹟「艋舺地藏庵」,又稱地藏王廟,從祀府城隍及田都元帥。
    點閱:
    140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結果可知,圓山文化遺址的分佈範圍較廣,在芝山岩山頂、山坡及至誠路及雨聲路環山道路兩側均可見之。而芝山
    點閱:
    136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聖家堂
    聖家堂
    新生南路素有「天堂之路」的稱號,因為許多宗教的聖堂、寺廟、佛堂及禮拜所都聚集在此,從南到北計有懷恩堂、真理堂、清真寺、聖家堂、臺北教會、衛理堂等,不同宗教都在同一條新生南路上,而不同的宗教有其不同的特色,值得人們前去拜訪。 聖家堂位於大安森林公園對面,鳥瞰呈十字架型,夜晚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淡淡的白
    點閱:
    137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市福景宮
    臺北市福景宮
    為日治初期在原瑠公圳灌溉範圍旁所建的土地公廟,信奉信農業信仰,並隨著社會發展為財神信仰,具有本地區開拓歷史與民俗信仰變遷之見證價值。
    點閱:
    141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北孔子廟
    臺北孔子廟
    臺北原有孔廟,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當時位於城內與武廟並列,日治初期遭兵災,殿廡毀損嚴重。大正十四年(1925)臺北士紳倡議重建孔廟,聘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臺設計建造,於昭和五年(1930)建儀門、大成殿、崇聖祠及兩廡,並舉行祭典,後因捐款頓挫直到昭和十四年(1939)才完成其餘建築。臺北孔子廟
    點閱:
    150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屯山系-貴子坑親山步道
    大屯山系-貴子坑親山步道
    貴子坑親山步道 位於北投稻香里的貴子坑園區佔地約10,000坪,原為瓷土礦場,後因山坡地闢建為休閒活動場而引來人潮。市府所規劃的第一條親山步道,便是串連捷運復興崗站的貴子坑親山步道,其中還包括捷運綠廊步道直通往貴子坑園區。貴子坑露營場 貴子坑是個有特殊地質景觀的小山谷、五指山層的古老地層。早期因開
    點閱:
    1484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家畫廊
    家畫廊
    家畫廊成立於1990年,位於大同大學附近,王賜勇本以「輝煌時代」之名在東區辦畫廊,後將畫廊遷至中山北路(現址),改名為「家畫廊」,有家的溫馨感覺。這兒收藏甚豐,主要收藏畫家有潘玉良、常玉、余承堯、朱沅芷、林壽宇、葉子奇、顧何忠、李加兆,也收藏其他藝術家如邱秉恆、劉海粟、朱屺瞻、沈耀初等等的作品,希望
    點閱:
    135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芝山岩惠濟宮
    芝山岩惠濟宮
    芝山岩惠濟宮,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 326巷26號,約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在芝山岩山頂偏西處,有惠濟宮一座,廟中供奉漳州人的守護神開漳聖王陳元光,所以也稱為「士林開漳聖王廟」;又因位於芝山岩頂,故俗稱為「芝山岩廟」。
    點閱:
    1589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興隆公園
    興隆公園
    興隆公園內以觀景湖為中心,水池部分,仿古闢建、垂柳緊接、林木成蔭頗富詩意,為本公園特色之一。並有假山、噴泉,湖旁有休憩的步道,中央有拱橋,景觀雅致,許多婚紗業者甚而選定此地,取其古典風格為許多準新人拍攝。湖面東北側除立有公園碑,北側入口有兒童遊樂區,及停車管理處新建之地下停車場,期盼給予市民更多的停
    點閱:
    135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北故事館
    台北故事館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於1913年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起建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1914年完工,以作為他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庭成員休憩、度假及聚會所在地。陳朝駿曾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為當時正蓬勃的台灣茶產業重要人物之一。  
    點閱:
    137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