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南山林道
    南山林道
    南山林道沿線林蔭夾道,是金門最佳的賞鳥地點之一,漫步其中,可見南山附近之田園景致,成片的高梁田,遠近鳥聲間歌入耳,不時出沒的環頸雉與各式鳥類,如椋鳥、戴勝、白腹秧雞、金背鳩等,可以給您意外的警喜與不一樣的體驗。
    點閱:
    108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下湖風獅爺
    下湖風獅爺
    下湖風獅爺(188公分,石雕、立姿雌獅)位於下湖東北郊這尊仰天長嘯風獅爺,從側面看的話,還真像一隻站立的水獺。下湖兩尊風獅爺的最大特徵,便是兩尊皆「雙眼朝上」。「下湖」地名可遠溯明朝嘉靖年間,屬十八都滄湖保,沿用至今超過四百年,現屬金湖鎮溪湖里,根據村中關帝廟碑銘記載,古稱「霞湖」,霞與下諧音,因此
    點閱:
    1142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洪氏古厝
    洪氏古厝
    宋朝末年時期自南安英內地區遷來世居於此,據訪談屋主洪友茂先生表示,洪氏一族在此落地生根後大都以務農為業,但在他這一房柱中,有先祖名為洪集,他生於清咸豐年間,光緒十年(1884年)於揚武兵艦任充員兵,中法失和馬江之戰時,洪集就在此艦之上,後揚武兵艦遭砲擊沉,洪集亦死於船艦之上,今其子孫仍留有洪集當年穿
    點閱:
    104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東沙尾風獅爺
    東沙尾風獅爺
    東沙尾風獅爺(74公分,石雕、立姿)原深埋於土中,直至一九九四年左右方才出土的東沙尾風獅爺,底部保持原石模樣,呈三角錐狀。造型上來看,我覺得比較像ㄟ「河童」...(─﹏─||)沙美(沙尾)因位在金沙灣內之沙灘旁而得名,而「東沙尾」係因其位在田浦溪中游之尾端而得名。就兩者的相對位置而言,前者在「過西」
    點閱:
    117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國是位於金門最東南角的海邊裡,有著一大片的花崗石兒壁,景色非常的美麗。
    點閱:
    104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下新厝風獅爺
    下新厝風獅爺
    下新厝(94公分,石雕,立姿雌獅)下新厝風獅爺,經歷雨露風霜的洗禮,獅身早已佈滿青苔的碧綠色。每年農曆初九天公生、五月五日端午及八月十五三日,村民總會準備粿棕、油麵(黃麵)等供品祭拜,表達村民對於風獅爺的敬謝之意。新前墩、東沙尾、下新厝,后壟一線北側自古即為金門風沙為虐,掩埋村社的地區,前述諸村多為
    點閱:
    131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周氏古厝
    周氏古厝
    建於清代,至今約200多年。本宅為周氏的祖公厝,周姓子孫由此分出。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二櫸頭加右護龍,本體牆身材料採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則為下緣丁砌磚牆,上緣木格扇,穿斗式,正面牆規。資料來源:文化部
    點閱:
    1129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關聖帝廟
    關聖帝廟
    下湖原名霞湖,早期從東山外(今衛生院前)村前尖石溪(今山外溪)之水流經西洪村前,穿過五里埔機場轉從西埔、下湖出海。日本侵佔金門期間,於民國二十八年建西洪機場,溪水改道白龍溪出海。下湖關聖帝廟始建年代久遠,唯可知者是清嘉慶元年始建於現址,供奉關聖帝君,主祀蘇王爺、六姓府等神像,廟歷百劫而屢重修,民國九
    點閱:
    1126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
    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爆發,中共總計濫射了474、910發砲彈,創下全世界落彈密度最高的紀錄。而環島東路上的鵲山圓環,正是當時落彈量最高的地方;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即座落在此,碑由花崗石鑿成,水泥基座將之高高拱起,巍峨擎天,正是歷史不滅的見證。
    點閱:
    1171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寧頭戰史館入口
    古寧頭戰史館入口
    民國三十八年徐蚌會戰後,國軍撤退,駐守台澎金馬,形成兩岸對峙。十月二十五日,共軍趁國軍未穩之際以其第十兵團先遺部隊九千餘人,分乘200餘艘漁船,利用暗夜渡海,在對岸炮火猛烈功擊掩護下,向我金門嚨口至古寧頭間地區強行登陸,突破國運陣地,功抵西山、湖南、安岐及132高地(東坑附近)。
    點閱:
    1286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風爺
    北風爺
    北風爺或稱北方王,傳為司風之神,立於島向著北方,為鄉民鎮風止煞;相傳北方王即為玄天上帝的化身,因面黑手持寶塔造型,又稱黑面風王,其作用有如風獅爺。與北風爺同一方位向北的風雞,除了面對村口外,差別在於祂處於屋頂外的位置,並獨立接受人們的膜拜。
    點閱:
    1274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黑面風王
    黑面風王
    方王,為鎮風將軍爺,黑面,手持金鞭,為烈嶼地區著名的鎮風避邪物。資料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點閱:
    117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山后聚落
    山后聚落
    為金門晚清時期的僑村,佔地15,000平方公尺。從清光緒二年(1876年)動工起,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完工歷二十五年。計完成十八棟傳統大厝,其中包括王氏宗祠與學塾海珠堂。資料來源:金門國家公園
    點閱:
    1039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后湖海濱公園
    后湖海濱公園
    后湖濱海遊憩區位於料羅灣西岸,鄰近尚義機場,連接成功、尚義、泗湖、歐厝等沙灘,綿延數公里的細緻沙灘,沙白水清,是名符其實的"白沙灣",堪稱是金門最美麗,最具人氣的海灣。后湖海濱不僅適合戲水、沙雕、散步、撿貝殼,還常有人玩衝浪、風帆等水上運動,沙岸觀景平台則可欣賞飛機起降;沙灘上的文蛤也是遠近馳名,常
    點閱:
    122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玉章路登山步道
    玉章路登山步道
    玉章路牌坊,這裡便是太武山歩道的起點。上頭刻著「玉章路」的高大牌坊,有著綠色琉璃瓦的屋頂及白色牆身,透露著一股莊嚴氣息。資料來源:交通旅遊局
    點閱:
    1248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何氏洋樓
    何氏洋樓
    建於1900(光緒26)年以前,由大陸司傅設計,為何成龍的爺爺於新加坡、呂宋經商致富後僑匯返鄉興建。
    點閱:
    1123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英巖廟
    英巖廟
    英巖廟位在英坑右側入口處坡上,原為水尾宮,是制右側溪流之水煞,近期以來,附近地貌改變,溪流淤塞,水尾之實已不存在,廟宇重建後改名英巖廟,主奉恩主聖侯。
    點閱:
    1251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劉玉章雕像
    劉玉章雕像
    玉章路牌坊為太武山步道的登山起點,白色牌樓覆以綠色琉璃瓦的中式簷宇,顯得莊嚴穩重;民國43年劉玉章將軍接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其任內指揮過823砲戰,且領導官兵挖戰壕、鑿地道,開闢太武山登山道路,先總統 蔣公念其輝煌的功績,而將太武山公路命名為玉章路,並於山腰上立劉玉章銅像以玆紀念。
    點閱:
    112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關聖帝君廟
    關聖帝君廟
    關帝聖君就是俗稱「關老爺」,由於歷代封號不同,計有「關老爺」、「 武聖帝 君」、「山西夫子」、「帝君爺」、「關壯繆」、「文衡聖帝」、「協天上帝」、「伏魔大帝」等,民間則俗稱「恩主公」。 關帝聖 君是民間對關羽成神後之敬稱。台灣一般民眾對祂的虔敬不亞於媽祖,信徒極多,一般儒、釋、道三教的信徒都信仰祂。
    點閱:
    1134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林天來洋樓
    林天來洋樓
    約創建於1921年,為林天來至汶萊經商致富僑匯返鄉興建,由大陸匠師設計施工,建材大多購自大陸,曾有團部駐紮於此。
    點閱:
    1121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瓊林風獅爺
    瓊林風獅爺
    此尊瓊林風獅爺為觀光客的最愛,線條古樸、神奇威猛,經常成為觀光摺頁或觀光推廣文宣上的主角。瓊林位處金門中段,因地勢開闊,昔稱「平林」。風獅爺原位於保護廟(又稱「舍仔寺」)左後方。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wind_lion/archives/2173399.html
    點閱:
    125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鐵漢堡
    鐵漢堡
    鐵漢堡以迷彩城牆偽裝於山坡樹林間,與將軍堡、虎堡、勇士堡共同肩負烈嶼北方金烈水道的防禦,為捍衛金城的重要海洋門戶,國軍撤離後,整修為新興的觀光景點。保留原碉堡內的軍事設施,如網絡般的地下坑道接連著地面上下的砲陣地、機槍堡、彈藥庫、七五戰防砲堡等設施,更串連至各海岸據點及勇士堡。因碉堡的地理位置居高,
    點閱:
    1179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真武廟
    真武廟
    中墩真武廟始創於清代,經過數度修建,始終礙於經費使規模無法擴建,近代以來,民生樂利,加上烈嶼鄉僑民多旅居汶萊,本世紀以來許多事業有成的旅外鄉僑,乃紛紛捐款獻地建寺廟宗祠,真武廟也在民國八十年重建今貌,主祀玄天上帝及池王爺。楹聯:拜亭前柱聯:出寶院修來玉體;入述當鍊就金身。拜亭後柱聯:願祝天尊無量壽;
    點閱:
    125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孚濟廟
    孚濟廟
    主祀神佛: 陳淵孚濟廟又稱恩主公廟,位在瓊林村西郊外,始建於南宋末期,明代毀於倭寇之亂後,遲遲無法重修,至民國八十四年才在原址重建,原廟所留的部分石柱石墩至今還在,重建後的孚濟廟,主體規模與保護廟或有過之。孚濟廟重建後,瓊林三座寺廟建築主奉之神: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恩主聖侯,正是金門全島擁有最多寺廟
    點閱:
    111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東溪風獅爺
    東溪風獅爺
    東溪風獅爺(124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東溪位在田浦溪之東,就早期「裡洋」居民而言,以其位在溪之東岸而名東溪,與「內洋」、「東山」呈鼎足之勢,外人常將東溪與內洋、東山合稱為內洋。東溪的住屋,都朝向田浦溪而建,從東沙尾到田浦的公路尚未築建前,東溪和內洋住屋相接,村後的景山宮,以及由五鄉輪值奉祀的太子爺
    點閱:
    1050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泗湖風獅爺
    泗湖風獅爺
    泗湖風獅爺原設在村北有應公廟旁,頭和四肢也早已被毀。民國六十年時,該村白蟻為害嚴重,於是才將風獅爺遷於現址,儀式經過和后湖村相同,不同的是在動土前先用純白公雞祭拜土地神,且活埋於風獅爺底座下,再就原有破損的軀體,請大陸泥水師傅—陳南山先生補行塑造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
    點閱:
    1129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