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下湖風獅爺
    下湖風獅爺
    下湖風獅爺(188公分,石雕、立姿雌獅)位於下湖東北郊這尊仰天長嘯風獅爺,從側面看的話,還真像一隻站立的水獺。下湖兩尊風獅爺的最大特徵,便是兩尊皆「雙眼朝上」。「下湖」地名可遠溯明朝嘉靖年間,屬十八都滄湖保,沿用至今超過四百年,現屬金湖鎮溪湖里,根據村中關帝廟碑銘記載,古稱「霞湖」,霞與下諧音,因此
    點閱:
    112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東溪風獅爺
    東溪風獅爺
    東溪風獅爺(124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東溪位在田浦溪之東,就早期「裡洋」居民而言,以其位在溪之東岸而名東溪,與「內洋」、「東山」呈鼎足之勢,外人常將東溪與內洋、東山合稱為內洋。東溪的住屋,都朝向田浦溪而建,從東沙尾到田浦的公路尚未築建前,東溪和內洋住屋相接,村後的景山宮,以及由五鄉輪值奉祀的太子爺
    點閱:
    103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周氏二落大厝
    周氏二落大厝
    為周慶記之兄,於日本經商僑匯興建。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前落為疊樓。本體牆身材料正面1樓下緣為堵石,上緣為磚砌,2樓抹灰;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疊樓飾以拱圈造形,極富特色。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60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聖宮
    萬聖宮
    楊厝之萬聖宮,自明初即已創建,供奉無祀孤魂,受民眾四時膜拜。奈因民國三十八年金門大量駐軍,該廟被拆作為防禦工事建材,隨後金門屢經「九三、八二三」等戰役,軍民陣亡無祀者日增,乃於民國七十年重建,只因建材簡陋,抵不住民國八十年丹恩颱風侵襲,於是又於民國九十年再次重建而有今貌。
    點閱:
    1080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吳秀才厝
    吳秀才厝
    為清末秀才吳文長的故居,古厝為二進左右雙護龍的三落大合院,門埕有院牆環護,形勢局堪稱烈嶼之首。宅第採用精緻石材與木料,並延聘一流匠師施作,正廳燕脊與護龍馬背線條生動協調,屋內布局流暢富變化,院落間飾以華美的雕琢與交趾陶飾,在在展示主人不俗的品味。
    點閱:
    1211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國姓井
    國姓井
    300餘年前,鄭成功率兵登陸烈嶼,來到下田一帶,兵馬俱疲卻找不到飲水,國姓爺乃揮劍指地,命士兵循劍指處拙井;不多久,果真湧出清冽甘泉,經年不竭,鄉民因而尊稱為"國姓井"是小金門年代最久遠的古蹟。
    點閱:
    1187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國是位於金門最東南角的海邊裡,有著一大片的花崗石兒壁,景色非常的美麗。
    點閱:
    1025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羅氏家廟
    羅氏家廟
    烈嶼地狹人少,在文獻上之記載皆以金門本島為主,小金門部份著墨甚少。依道光年間之行政區劃,烈嶼為二十都,烈嶼保(二十都僅轄烈嶼一保)、共分三十三鄉,羅厝為其中一鄉。民國四年,金門合浯洲、烈嶼、大嶝、小嶝四島設立縣治。設縣後,保仍舊,只是都的次第及鄉之數目名稱,略有更易。烈嶼由原二十都改為第五都、烈嶼保
    點閱:
    1258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英巖廟
    英巖廟
    英巖廟位在英坑右側入口處坡上,原為水尾宮,是制右側溪流之水煞,近期以來,附近地貌改變,溪流淤塞,水尾之實已不存在,廟宇重建後改名英巖廟,主奉恩主聖侯。
    點閱:
    1237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山后風獅爺
    山后風獅爺
    山后風獅爺(106公分,石雕、立姿雌獅)「山后」南面是寨仔山、西是獅山、北是望龜岩等丘阜,東方係一平地通往海濱,地點隱僻,避風納海,對周圍村落而言,此地點都在山之後,故名「山后」。山后依其聚落發展可分為三部分:最低部分的屋舍朝向村前之池沼地,呈半月形築建;最高部分背倚獅山,闢建最早,至今己有八百多年
    點閱:
    104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孚濟廟
    孚濟廟
    主祀神佛: 陳淵孚濟廟又稱恩主公廟,位在瓊林村西郊外,始建於南宋末期,明代毀於倭寇之亂後,遲遲無法重修,至民國八十四年才在原址重建,原廟所留的部分石柱石墩至今還在,重建後的孚濟廟,主體規模與保護廟或有過之。孚濟廟重建後,瓊林三座寺廟建築主奉之神: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恩主聖侯,正是金門全島擁有最多寺廟
    點閱:
    1104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睢陽府廟
    睢陽府廟
    金門城傳說明代某一年夏天,有一個人焚香請示神明後在廟裡休息,睡夢中得神明指示:「要富西門外,要貴北門外,要丁東門外,要興南門外。」後來得到證實,興的是位於南門外的厲王爺宮。清代設金門鎮總兵,衙署遷到後浦,厲王爺也隨城隍從金門城分靈後浦,擇地水門建廟,可見其興旺與受民崇拜之程度確是不假。楹聯:大門聯:
    點閱:
    1232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士宮
    大士宮
    大士宮原名萬士爺宮,位在沙美至山西、英坑之間的交叉路口,宮後有萬興公媽墓一座,原本也是一座普通小廟,最近一次重建時,全改為堅硬花崗石建築,周圍的設施也有所擴充,寺廟規模雖不大,卻因位在交通要道,故香火鼎盛。
    點閱:
    105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鐵漢堡
    鐵漢堡
    鐵漢堡以迷彩城牆偽裝於山坡樹林間,與將軍堡、虎堡、勇士堡共同肩負烈嶼北方金烈水道的防禦,為捍衛金城的重要海洋門戶,國軍撤離後,整修為新興的觀光景點。保留原碉堡內的軍事設施,如網絡般的地下坑道接連著地面上下的砲陣地、機槍堡、彈藥庫、七五戰防砲堡等設施,更串連至各海岸據點及勇士堡。因碉堡的地理位置居高,
    點閱:
    1165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山二落大厝群
    南山二落大厝群
    建於1902(光緒28)年,由李炎得至越南經商後僑匯返鄉興建,由惠安司傅主持建造,花費1000多白銀,1949年,前廳門板曾被國軍拆卸作為床舖使用,1960年獲得政府補助修復,2002年受國家公園補助,花費62萬元,由李清海司傅主持整修。建築平面格局101號為二落大厝加左護龍,107號為二落大厝,1
    點閱:
    130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拱福宮
    拱福宮
    主祀神佛: 福德正神中國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左傳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所謂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來是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說文解字:「社,地主爺」,顧名思義,社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稷就是對大地的祭祀,又有后土之說;禮記:「后土,社神也」;史記·封禪書
    點閱:
    105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神爺宮
    萬神爺宮
    萬神爺、萬姓爺、萬祀爺、萬善爺、萬士爺,這幾個稱呼雖有不同,卻都同樣是對於一些意外死亡者靈魂的稱呼。尤其是一些臨海的鄉村或城鎮,總免不了會有一些海上遊魂或流落異鄉街頭、老死他鄉的孤魂野鬼,為了讓這些孤魂有個安定的居所,民間就會興建一些小廟來供祀,習稱萬善爺宮。
    點閱:
    1263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代天朱府
    代天朱府
    是朱叔裕,嘉興人,才學出眾,公正無私,明辨是非,執法森嚴。唐高祖建國時,曾奉命鎮守土門,攻退前來侵犯的胡人。武德五年(六二二年),領兵平定廣州,授封綿州刺史、大理寺卿,又官拜吏部天官,何時升化已無資料可查,玉帝也敕封祂為代天巡狩,朱府千歲聖誕是在八月十五日。當國家有難時,為皇帝之故走國難而死,以之國
    點閱:
    1089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李將軍廟
    李將軍廟
    此位李將軍,既不是清代李光顯將軍,也不是民國李光前將軍,其來歷早已被人遺忘,據說明代烈嶼島上即有此廟,庇佑鄉民安然渡過歷代的戰亂砲火,因而香火不斷。廟前為遠眺大陸的好地點,廣場每天麇集10多個攤家,販賣服飾、普洱茶磚等大陸貨,可順道逛逛。
    點閱:
    116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一門三節坊
    一門三節坊
    瓊林一門三節坊位於平林(瓊林舊稱)西郊,是為了旌表清道光年間平林蔡仲環妻媳陳氏、黃氏等三人年輕守節的事蹟而建的牌坊。
    點閱:
    113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瓊林風獅爺
    瓊林風獅爺
    此尊瓊林風獅爺為觀光客的最愛,線條古樸、神奇威猛,經常成為觀光摺頁或觀光推廣文宣上的主角。瓊林位處金門中段,因地勢開闊,昔稱「平林」。風獅爺原位於保護廟(又稱「舍仔寺」)左後方。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wind_lion/archives/2173399.html
    點閱:
    1242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雄獅堡
    雄獅堡
    雄獅堡位於浯江出口的右側,即今福建省政府的右前方,此處原本是後浦對外的一處渡口,自古稱為 「同安渡頭」,海岸沿線附近從海邊連接到金城西門外的高崗上 (今金門高中所在地),也是一座墳場。
    點閱:
    1069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陵水湖
    陵水湖
    為烈嶼最大的淡水湖,面積6平方公里,具有軍事防禦和水利灌溉的作用,四周湖景清幽靜謐、潔淨自然,而有"小西湖"之稱。陵水湖亦是小金門最重要的鳥類棲地,以至此停留渡冬的冬候鳥為主,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湖面滿是水鴨、鷺、水雞,相當壯觀。
    點閱:
    115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勇士堡
    勇士堡
    勇士堡與鐵漢堡之間有地下坑道相通,碉堡外圍有3米深的戰車壕,進出全靠一座小橋;堡內四通八達的坑道連接各機槍陣地及砲陣地,並有彈藥庫、中山室與寢室等狹窄隔間,足以想像昔日阿兵哥的生活起居;地面通道保留了反共殺敵的標語,見證著兩方對峙的一段歷史,通道盡頭的高台可欣賞美麗的海上風光。
    點閱:
    1117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欽旌節牌坊
    欽旌節牌坊
      
    點閱:
    1138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乃甫番仔厝
    黃乃甫番仔厝
    座落水頭十八支樑前排的大九架番仔厝,建於1935年,是黃乃甫先生於印尼經商致富後返鄉所築,中西合璧的建物,山頭上高懸"紫雲衍派",立面栩栩如生的泥塑與色澤優雅的彩釉面磚,令人流連忘返;屋前寬敞的綠庭、老榕與溪畔的鄉村景致,更是金門古厝中少有的風光。
    點閱:
    1012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