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薛永南兄弟大樓
    薛永南兄弟大樓
    此洋樓為清光緒年間薛永南兄弟赴菲經商致富所建,每層一廳四房的傳統格局、連續拱型柱,乃至於作為守衛瞭望之用的更樓,在在透露著古意;若是登上2樓,則可在外廊上欣賞以宗祠為中心的珠山聚落。
    點閱:
    115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寧頭區
    古寧頭區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區位於金門本島西北,為古寧頭戰役主要紀念地,如古寧頭斷崖、古寧頭戰史館等戰役紀念皆位於本區;另有南、北山聚落文化及古龍頭振威第、古龍頭水尾塔等古蹟。此外,慈湖特別景觀區為金門鳥類最大度冬區,蘊藏豐富之鳥類資源。
    點閱:
    1188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惠民農莊
    惠民農莊
    由建華往下湖方向連接五里埔一帶自古以來即為無法耕作的草埔地,風沙很大;惠民農莊原屬西埔,附近村民稱為赤土。民國55年時,附近一座高爾夫球場作廢,當時司令官下令還給老百姓耕作,是政府鼓勵墾荒放領公地之後,最早成立的農莊,由於是嘉惠無田可耕的縣民,富裕民生,因此命名為惠民農莊。目前農莊有13戶居,每戶在
    點閱:
    105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孚濟宮
    孚濟宮
    峰上為明初金門守禦千戶所在島上所設四個巡檢司之一,峰上的先祖於永樂十一年入住定居,為不忘祖先開闢之恩澤,乃於清康熙五十年倡議興建孚濟廟,供奉開浯恩主牧馬侯陳淵,後廟宇經過幾度重修,民國以來曾於六十一、八十一年兩度重修,復於民國九十二年重建今貌,廟內還主奉蘇王爺、吳王爺、林府大人、水仙王、觀世音菩薩、
    點閱:
    1125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地雷主題館
    地雷主題館
    位於烈嶼鄉黃厝,含括鐵漢堡、勇士堡及其聯絡坑道。歷經戰火淬練,鐵漢堡及勇士堡曾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成為捍衛家國的重要堡壘。近年來,國民旅遊風氣提升,復加小三通、陸客自由行等政策開放,吸引來自國內外人士蒞本鄉旅遊參觀;而勇士堡及鐵漢堡均為不容錯過的著名景點。今經縣府規劃鐵漢堡及勇士堡轉化再利用,此區
    點閱:
    1234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奎山宮
    奎山宮
    奎山宮因其面朝奎山(雞髻頭凸起外伸之高地)而得名。廟之右側數十公尺就是海岸沙灘,在金門戰地管制時期,廟前有全天候的哨兵守衛,閒雜人等不得進入,奎山宮也在警戒範圍內,常年香火不免受到影響。廟於光緒十九年初建,民國五十八年重修,復於民國七十三年重建而成今貌。祀境主保生大帝,也主祀金王爺、朱王爺、李王爺、
    點閱:
    102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正紀念林
    中正紀念林
    緊鄰太湖北岸,大門係仿浙江民居而建,門前亭軒聳立,兩旁石牆上設有漏窗,幽靜的林園風情便在窗櫺間隱隱透露。紀念林廣達6公頃,青青山野隔著一方池水與大門相望;池上有曲橋,水榭,迂迴曲折,交疊有致,池下則是荷花,睡蓮相互爭艷;池塘外的榕、杉、樟樹茂密成林,幽靜步道穿梭其間,呈現出庭園造景與山林綠野兼具的特
    點閱:
    114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溪邊海水浴場
    溪邊海水浴場
    拜昔日軍事管制之賜,金門的海岸線至今仍保有純淨天然的海濱風情。位於東側的溪邊海水浴場,目前是島上唯一正式對外營業的海水浴場,優美的海灣弧線,細如白玉的沙灘,潔淨澄澈的湛藍海水,游泳、戲水皆適宜。沙灘上林立著遮陽傘、沙灘椅,木質棧道連接著觀景涼亭與採光充足的"陽光沙灘"餐廳,處處洋溢渡假閒情;新鮮刺激
    點閱:
    124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保生大帝廟
    保生大帝廟
    烈嶼大道公廟初建於明代初期,尊為烈嶼全境共奉的神佛,由全島各村落分成八股輪流當爐主,故稱為八保老大。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佔據台灣的荷蘭人結合海寇,大肆出沒廣東福建沿海,強奪劫掠,毀舍擄人,危害民生,烈嶼大道公廟也在這段時期被上岸的荷寇焚燬,保生大帝神像暫由廟祝遷奉於西方村佛祖宮避難,
    點閱:
    1104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蔡永耀洋樓
    蔡永耀洋樓
    建於1945年,為蔡永耀所興建。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抹灰。
    點閱:
    108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湖古廟
    西湖古廟
     烈嶼雖是小島,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明清之際曾風光一時,當時連遠從福州、上海、湄洲和台灣來的船隻,都會在此泊靠。某次有一艘來自杭州的船在羅厝避風泊靠後,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表示願留此地享民間香火。這尊神像從船上奉迎下船之初,暫奉於海濱,到羅厝成社建廟後,再奉媽祖於廟中,因取廟名曰「西湖古廟」。羅厝一度
    點閱:
    108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千楓園
    千楓園
    楓香林位處金門碧山村通往山后民俗文化村的道路兩旁,原名「千楓園」,民國八十四年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後,這片千楓園同時被規劃為森林遊憩區,命名為「楓香林」。
    點閱:
    1233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嶽廟
    北嶽廟
    北嶽廟位在金門東北角的五虎山麓,據傳始建於南宋,明嘉靖年間,倭寇上岸,毀山西民寨,北嶽廟位在其中,也遭波及,後經修復,又於清末時期被強風摧毀。民國六十八年,在山西鄉民及旅外鄉僑支助下倡議重建,七十三年竣工而成今貌,廟內供奉北嶽王公王娘及刑王爺。在本島寺廟規模中,北嶽廟的主體規模堪稱屬於較大型者。楹聯
    點閱:
    1096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感應廟
    感應廟
    山后可分為兩部分,最早入居者是聚居於下堡的梁姓,繼之才有王姓及少數其他姓氏定居於頂堡,至於民俗村所在的中堡,則是頂堡王姓分衍而來。信仰上,下堡以感應廟為中心,頂堡以獅山寺為中心。楹聯:大門聯:感恩崇德皇新廟;應世利民澤萬方。神龕聯:感召藉神靈各須正心誠意;應時鍾瑞氣共鑄國泰民安。
    點閱:
    1207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董石獅、董詩揚
    董石獅、董詩揚
    此棟建築為董石獅與董詩揚(石羊)兄弟合建,清末董石獅至新加坡發展,遂引薦弟詩揚的兒子前往發展,由董石獅與董詩揚子金國、金鐘、金圖一同出資,由詩揚監督興建,時委由兩組師傅將建築中軸線分為左右兩邊進行「拼場」的興建方式,也在民宅中較為少見,故現在仍可從磚材選購的不同、牆體砌築的構造的差異與匠師手藝的特色
    點閱:
    1252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仰雙巖廟
    仰雙巖廟
    仰雙巖之廟額,係取仰望獻台和西紅雙峰之意,古崗位居巖盤之上,建廟仰望雙峰,又臨湖水,其吉祥寶地,意謂地靈人傑,人神共興。
    點閱:
    1155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源山宮
    源山宮
    主祀神佛: 李將軍源山宮現址原建有復國廟,係民國七十年代昔果山余姓居民從西浦頭李光前將軍廟分爐而來,奉祀李光前及李、趙兩位將軍。民國95年源山宮拆除重建,經境主法主天君指示,池王爺欲駐村,全村乃發起募款重建,改廟名源山宮,殿內主祀池王爺及李、趙兩尊將軍神像。
    點閱:
    108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鎮南宮
    鎮南宮
    主祀神佛: 關聖帝君關聖帝君是我國歷史上記載的真實人物,亦即三國時代的猛將關羽,由於他高尚的五常品格--仁、義、禮、智、信,和忠義之氣,被士民敬為神。  關聖帝君生前的事蹟忠貫日月,義炳千秋,原為中國人所景仰,明清以降,儒佛道三教,更與帝君攀上關係;儒教尊之為「文衡」,佛教中尊關聖帝君為「蓋天佛陀」
    點閱:
    103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鎮西宮
    鎮西宮
    南山鎮西宮始建於明代末年,主祀的池王爺蓋由同安馬巷五甲街元威殿池王爺祖廟分爐而來,鎮西宮自明代初建後,歷經清代二百多年之多次重修,民國二十九年再重修奠安,八二三砲戰期間廟體受損,復於民國八十年以鋼筋水泥重建今貌。
    點閱:
    109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山后中堡中書第
    山后中堡中書第
    山后派王氏,始祖名王璡,為王審知八世孫,於宋末元初始居浯洲山後ㄧ帶。山后原分為上堡和下堡,中堡的十八棟建築乃上堡王鈞居三子王國珍(又名明玉、字孝匣,生於1843年)擘畫興建,國珍於清同志七年間(1868年)東遊日本,初始帶領ㄧ個布袋戲班子,來到日本長崎港,以布袋戲的技藝拓展人脈,後來轉而經商於神戶致
    點閱:
    111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氏二落大厝
    陳氏二落大厝
    建於100年前,為陳明侑之子所建,1949至1958年間,曾駐紮多類兵種國軍。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加右突歸,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建築牆堵多翻修為現代瓷磚,保存現況良好。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31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門傳統建築群
    南門傳統建築群
    金門城南門建築群落為僑匯閩式建築,聚族而居之小規模聚落,整體保留完好,四棟建築組合為整體的傳統居住環境,建築形式相近,但仍各有特質,其營建技術具一定的水平、木作、木雕具藝術價值,其埕及隘門、院門合圍之院落,代表當地民居特色風格,具文化及歷史價值。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69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清吉洋樓
    陳清吉洋樓
    陳清吉,陳睿篆之子。睿篆於1890年代赴星洲謀生,住進苦力間,後因病客死異鄉。睿篆生前與金門東埔陳紫車結拜,清吉年少時,由紫車帶到新加坡做學徒。成人後與鄉人陳能顯合夥做生意,後更獨自經營「和通商號」而致富,並僱用房親任職。
    點閱:
    108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134公分,石雕、蹲距雄獅)位於呂厝「朝山寺」左前方的風獅爺,可別看他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這尊風獅爺,可是打從明朝便供奉於此。話說明代陳禛(官至刑部員外郎),死後便葬於浦邊與后宅兩村間之黃龍山,此墓穴名「仙人覆掌」,墳前文筆、石羊、石馬今日俱在,民間習稱此類古墓為「馬仔墓」。據傳墳前
    點閱:
    126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忠義廟
    忠義廟
    主祀神佛: 關羽忠義廟之始建年代雖不可考,但據鄉老傳述:廟中主奉境主關聖帝君,是蔡氏先祖、當年(明萬曆年間)曾任雲南左布政的蔡守愚返鄉時,有一段木材隨其船隊一路漂抵瓊林海岸,經請示後雕關帝爺神像供奉,之後建忠義廟以祀,成為該村的守護神,由此資料佐證其建廟年代必定已有相當時間。該廟尚主奉蘇、邱、梁、秦
    點閱:
    1163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謹慎堂
    謹慎堂
    建於清光緒年間,由李家兄弟興建,李家兄弟中有人任職醫生,因醫治病患獲贈「謹慎堂」門匾,建築物的木料由漳州運來,石材由石碼運來,戰時部隊駐紮將牆壁裹上海土破壞並佔用。建築平面格局為三落雙護龍,本體牆身材料前落上緣為磚砌抹灰,下緣為石條平砌,側面上緣為磚砌抹灰,下緣為石塊人字砌,屋身構造明間皆採硬山擱檁
    點閱:
    1140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