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134公分,石雕、蹲距雄獅)位於呂厝「朝山寺」左前方的風獅爺,可別看他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這尊風獅爺,可是打從明朝便供奉於此。話說明代陳禛(官至刑部員外郎),死後便葬於浦邊與后宅兩村間之黃龍山,此墓穴名「仙人覆掌」,墳前文筆、石羊、石馬今日俱在,民間習稱此類古墓為「馬仔墓」。據傳墳前
    點閱:
    125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忠義廟
    忠義廟
    主祀神佛: 關羽忠義廟之始建年代雖不可考,但據鄉老傳述:廟中主奉境主關聖帝君,是蔡氏先祖、當年(明萬曆年間)曾任雲南左布政的蔡守愚返鄉時,有一段木材隨其船隊一路漂抵瓊林海岸,經請示後雕關帝爺神像供奉,之後建忠義廟以祀,成為該村的守護神,由此資料佐證其建廟年代必定已有相當時間。該廟尚主奉蘇、邱、梁、秦
    點閱:
    115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復國墩
    復國墩
    復國墩聚落則位處金門島最東端,路經傳統古厝聚落後可抵達邊,可看到一些還保留著的軍事工事。這裡沿海為岩岸地形,花崗岩體隆起形成陡峭的斜坡,居高臨下的位置,特別適合設置崗哨。為了防禦敵軍登陸,岩坡上可見遍值葉緣具有鋸齒的龍舌蘭,還有破碎的玻璃酒瓶以混凝土固定在岩石上,形成一整片銳利的「刀坡」。復國墩原名
    點閱:
    113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鎮西宮
    鎮西宮
    南山鎮西宮始建於明代末年,主祀的池王爺蓋由同安馬巷五甲街元威殿池王爺祖廟分爐而來,鎮西宮自明代初建後,歷經清代二百多年之多次重修,民國二十九年再重修奠安,八二三砲戰期間廟體受損,復於民國八十年以鋼筋水泥重建今貌。
    點閱:
    1089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董石獅、董詩揚
    董石獅、董詩揚
    此棟建築為董石獅與董詩揚(石羊)兄弟合建,清末董石獅至新加坡發展,遂引薦弟詩揚的兒子前往發展,由董石獅與董詩揚子金國、金鐘、金圖一同出資,由詩揚監督興建,時委由兩組師傅將建築中軸線分為左右兩邊進行「拼場」的興建方式,也在民宅中較為少見,故現在仍可從磚材選購的不同、牆體砌築的構造的差異與匠師手藝的特色
    點閱:
    124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明侑古厝
    陳明侑古厝
    建於清代,1949至1958年間駐紮過多類兵種國軍,也曾當過彈藥倉庫。由門的兩邊高度不同,推測有兩個司傅分兩邊進行施作,即「對場作」。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本體牆身為下緣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硬山擱檁。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050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后湖風獅爺
    后湖風獅爺
    后湖,即「後側有湖」之意。  在今后湖和泗湖間原有一湖泊,稱為「駟湖」,相傳是唐朝陳淵養馬的地方。湖的二側各有一聚落。東側者稱為後湖(湖在村後),西側者稱前湖(湖在村前),今前湖已廢。后湖村之風獅爺,主要是朝向機場跑道方向,鎮風煞亦鎮路沖,但朝向正巧也對著昔果山,故昔果山也設一風獅爺以資抗衡,以避免
    點閱:
    99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關聖太子廟
    關聖太子廟
    主祀神佛: 關公關聖帝君是我國歷史上記載的真實人物,亦即三國時代的猛將關羽,由於他高尚的五常品格--仁、義、禮、智、信,和忠義之氣,被士民敬為神。  關聖帝君生前的事蹟忠貫日月,義炳千秋,原為中國人所景仰,明清以降,儒佛道三教,更與帝君攀上關係;儒教尊之為「文衡」,佛教中尊關聖帝君為「蓋天佛陀」、「
    點閱:
    114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門傳統建築群
    南門傳統建築群
    金門城南門建築群落為僑匯閩式建築,聚族而居之小規模聚落,整體保留完好,四棟建築組合為整體的傳統居住環境,建築形式相近,但仍各有特質,其營建技術具一定的水平、木作、木雕具藝術價值,其埕及隘門、院門合圍之院落,代表當地民居特色風格,具文化及歷史價值。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6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崗樓
    古崗樓
    古崗湖位於金門城東門外,古崗村南隅敵台山旁;古崗樓樓高三層,達16公尺,朱樑碧瓦,重簷迴廊,瑰麗壯觀。
    點閱:
    105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山前李宅
    西山前李宅
    係李氏先民於清末遠赴南洋經商致富後,反鄉起造的華屋,包括前座與後座兩幢合院建築,現為縣定古蹟。門牌17號的前座建於清光緒10年(1884年)為五開間三進式合院,因落成時共有16個房間,故俗稱"十六間厝"。門牌18號的後座,比前座早落成4年,全屋有前後廳,東西廳、二櫸頭、人稱"大六路",雖只有兩進,但
    點閱:
    120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洪克保番仔厝
    洪克保番仔厝
    創建於1938(昭和13)年,為洪克保之子至新加坡經商僑匯返鄉興建,聘請大陸及金門本地匠師興建,建材均為大陸材料,於1949年至1950年間曾作為村辦公室,1998年前後整修第一落屋頂。
    點閱:
    1178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昔果山風獅爺
    昔果山風獅爺
    昔果山風獅爺(158公分,泥塑,立姿雄獅)昔果山為「菽藁山」之諧音,相傳唐朝陳淵來浯洲(金門)牧馬時,在此山丘一帶種植豆黍牧草以養馬,故稱為「菽藁山」。之後,在此地東側逐漸形成了一個聚居之處,亦名為「菽藁山」,民國後,諧音為「昔果山」。昔果山雖名為山,實際上原本是一個靠海捕魚維生的聚落,周圍是大片的
    點閱:
    1152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石門關
    石門關
    前往海印寺必先穿過一拱形石門,如出入的關口般,而稱之石門關,為太武山十二奇景之一。石門關以厚實工整的花崗石砌造,上覆反宇屋頂,四端翼角微翹,頗有輕盈之美;橫額上有明朝忠臣盧若騰手書的"海山第一"四字,現列為縣定古蹟。
    點閱:
    131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雙鯉古地關帝宮
    雙鯉古地關帝宮
    古寧頭又名古龍頭或佳里頭,包括南山、北山和林厝,昔有一灣海水蜿蜒於南、北山之間,形勢宛如反向頭尾互咬的一對鯉魚,故名曰雙鯉湖,湖與海之間有浮出水面之小沙洲,宛如出水蓮花,勘輿家謂其如雙鯉迎珠,故在此建廟曰「雙鯉古地」,奉關帝爺為境主,陪祀關平周倉,是古寧頭南、北山和林厝所共奉之神明。廟始建於清乾隆十
    點閱:
    106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東沙尾風獅爺
    東沙尾風獅爺
    東沙尾風獅爺(74公分,石雕、立姿)原深埋於土中,直至一九九四年左右方才出土的東沙尾風獅爺,底部保持原石模樣,呈三角錐狀。造型上來看,我覺得比較像ㄟ「河童」...(─﹏─||)沙美(沙尾)因位在金沙灣內之沙灘旁而得名,而「東沙尾」係因其位在田浦溪中游之尾端而得名。就兩者的相對位置而言,前者在「過西」
    點閱:
    1152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關聖帝君廟
    關聖帝君廟
    關帝聖君就是俗稱「關老爺」,由於歷代封號不同,計有「關老爺」、「 武聖帝 君」、「山西夫子」、「帝君爺」、「關壯繆」、「文衡聖帝」、「協天上帝」、「伏魔大帝」等,民間則俗稱「恩主公」。 關帝聖 君是民間對關羽成神後之敬稱。台灣一般民眾對祂的虔敬不亞於媽祖,信徒極多,一般儒、釋、道三教的信徒都信仰祂。
    點閱:
    111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真武廟
    真武廟
    中墩真武廟始創於清代,經過數度修建,始終礙於經費使規模無法擴建,近代以來,民生樂利,加上烈嶼鄉僑民多旅居汶萊,本世紀以來許多事業有成的旅外鄉僑,乃紛紛捐款獻地建寺廟宗祠,真武廟也在民國八十年重建今貌,主祀玄天上帝及池王爺。楹聯:拜亭前柱聯:出寶院修來玉體;入述當鍊就金身。拜亭後柱聯:願祝天尊無量壽;
    點閱:
    1232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玉章路登山步道
    玉章路登山步道
    玉章路牌坊,這裡便是太武山歩道的起點。上頭刻著「玉章路」的高大牌坊,有著綠色琉璃瓦的屋頂及白色牆身,透露著一股莊嚴氣息。資料來源:交通旅遊局
    點閱:
    123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愛國將軍廟
    愛國將軍廟
    這是當地居民為了能讓在金門因戰爭或因事故往生的軍魂能安息不來作祟擾民而建立的。 金門最大的愛國將軍廟首推李光前將軍廟,而在庵前牧馬侯祠附近也有一座愛國將軍廟。
    點閱:
    1179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溪邊風獅爺
    溪邊風獅爺
    溪邊風獅爺(90公分,石雕,立姿)溪邊和下湖之間有一小溪,上游即「後壟溪」,源自後壟一帶,相傳明朝時,海船可沿溪上溯太武山「石船頭」(因此,太武山上有「倒影塔」),為一大河流,溪邊近在河口,因得此名。自十六世紀中葉明朝以來,溪邊一名使用已超過四百年,古時候屬十八都滄湖保,今屬金湖鎮溪湖里。溪邊 村,
    點閱:
    1127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明湖
    陽明湖
    陽明村位於太武山東麓,田埔溪上游北側,開始興建於民國59年,當時是八二三砲戰過後,政府為鼓勵縣民墾荒,放領土地,陽明社即為當時推行最早的墾荒人社區,有李、張、周、吳等姓的移民集資建屋,住民約20戶,其中,由於戰役中的古寧頭受損最大,因此這裡又以古寧頭李姓移民最多,屬金湖鎮山外里管轄,也因為是新興社區
    點閱:
    1165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張文帝洋樓
    張文帝洋樓
    建於1936年,由馬來西亞華僑張文帝寄款回鄉興建。1936(昭和11)年至1945(昭和20)年日軍駐紮於此;1948∼1958年國軍駐紮,1958∼1989年為憲兵隊駐紮。
    點閱:
    113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明遺古街及周邊景點
    明遺古街及周邊景點
    明遺古街The Ming Dynasty Street創建於明中葉,由衛所制度發展而成的商業市街。因城內市街發展飽和,週邊聚落也多以北門出入,所衍生。歷經明、清至近代戰地政務時期,古街內呈現明代店屋建築、傳統閩南合院式建築、戰地的防空洞等各時代多元化的歷史風貌。民國九十四年登錄為歷史建築。It wa
    點閱:
    118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風爺
    北風爺
    北風爺或稱北方王,傳為司風之神,立於島向著北方,為鄉民鎮風止煞;相傳北方王即為玄天上帝的化身,因面黑手持寶塔造型,又稱黑面風王,其作用有如風獅爺。與北風爺同一方位向北的風雞,除了面對村口外,差別在於祂處於屋頂外的位置,並獨立接受人們的膜拜。
    點閱:
    1255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伍德宮
    伍德宮
    伍德宮位在南山村後,與仙姑廟、將軍廟鼎足為鄰,始建年代不詳,主奉蘇王爺,係從新頭伍德宮分爐而來,並主奉廣澤尊王、羅千歲及何按君。
    點閱:
    116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