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陳篤浪古厝
    陳篤浪古厝
    建於1900年以前,為陳篤浪於南洋發展後僑匯返鄉興建,聘請大陸福建司傅設計施工,花費白銀千元,國軍於1949年至1968年進駐,除右廂房外均為軍隊住所,並拆除部分門扇作為防空洞使用。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加左陟歸,前落陟歸有疊樓,本體牆身材料下緣為石條平砌,上緣為磚砌,屋身構造採硬山擱檁,建築正面有
    點閱:
    1109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瓊林風獅爺
    瓊林風獅爺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因部隊構築工事,不幸埋入土中,至四十年以後(1951年後)才因雨水沖刷得以重見天日,即由當地村民豎立於原址旁(第一次變更位置)。四十八年時(1959年),又因建築公廁,才又將風獅爺移至現址。來到瓊林除了風獅爺外,也別忘了多到村內走走走,瓊林村內除了共同祭祀的「大宗宗祠」外
    點閱:
    1315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
    由觀兵弈棋處續往上行約200公尺即抵金門的標誌—"毋忘在莒"勒石,由於聲名遠播,常是遊客們爭相合影留念的背景。勒石高十餘丈,臨崖而立,係民國41年蔣公巡視金門時,以金門位居前線,身繫保家衛國重任而特別頒佈的墨寶,勒石兩側分別有休憩涼亭與梅園,梅園為懷念經國先生而設的紀念林,可惜梅樹生長不佳,園中只剩
    點閱:
    124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張氏三落大厝
    張氏三落大厝
    建築平面格局為三落大厝加第三落左突歸房,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屋頂上有3 條筒瓦,保留當地民居風格。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0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太武渡假村
    太武渡假村
    金門的觀光事業在解除戰務之初曾經一度蓬勃,因此大飯店、渡假村、保齡球館......都有人投資.這些渡假中心以金沙鎮斗門的太武渡假村規模最大,共計有獨立小木屋十幾間,連棟式套房廿幾間,大型餐廳一棟,接待大廳一棟,外加廊道花木扶疏,著實花了不少心血. 
    點閱:
    1242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內洋風獅爺
    內洋風獅爺
    東山風獅爺(66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東山風獅爺位於東沙尾往田浦路邊,近年風獅爺前新建屋宇一棟,門牌號碼為東溪村,容易讓人誤解此尊風獅爺便是東溪風獅爺。當裡洋位在鵲山附近的年代,因為此地是位於田浦溪之東的一處高地,係屬吳氏族人的拓墾區,故裡洋人以「東山」之名稱呼,明末清初裡洋受風沙危害後,村民遷往田
    點閱:
    106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明王殿
    明王殿
    明王殿之始建年代,依廟中保存於道光甲午年立獻之木刻匾,確知當時已有明王殿存在,而明王殿之名,緣於廟中所主奉之刑王爺,又稱「康濟明王」。大門聯:康濟臨民垂福蔭;明王救世仰神功。 
    點閱:
    1196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水應宅
    黃水應宅
    建於1931年以前,原為一落四櫸頭的格局,本為洪氏所有,後經黃水應之父黃光明收購。至1931年,黃水應遠渡南洋致富,增建為現今三蓋廊形式,為水頭唯一的三蓋廊古厝。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亂石砌、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由翹脊所構成的屋頂天際線,比例典雅優美,壁體以本地石材及紅磚砌築,耐
    點閱:
    113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尚義環保公園
    尚義環保公園
    尚義環保公園原為一廢棄礦區,土壤貧瘠,植裁不易,在環保局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克服萬難植栽綠美化,提供遊客優質遊憩場所,更冀望本計畫之運作,營造環保公園教育價值,成為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為觀光勝地。
    點閱:
    1107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睿友學校
    睿友學校
    睿友學校建於1934年,為碧山鄉僑陳睿友所捐資,校園佔地20公畝,曾招收碧山及臨近兒童就讀。校體為仿巴洛克風格,樓高二層之西式洋樓,建物立面以高聳的山頭最引人注目,山頭飾以國旗、國民黨旗,印度警察、花草、仙鶴等泥塑,學校曾多次移作他用,見證時局的動盪多變。
    點閱:
    1123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安堂
    萬安堂
    主祀神佛: 保生大帝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音韜),生於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卒於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龍池岩採藥時,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歲。家鄉為福
    點閱:
    1158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白氏先祖草寮舊址
    白氏先祖草寮舊址
    建於清初,村老傳說,宋末以前水頭尚無人居住之際,有一大陸白姓漁夫到水頭海岸捕魚,為了避風在此居住,為水頭村最早的居民,但沒有長久定居,因此今日水頭無白氏後裔,而後的居住者是來自金門東沙社的王氏裔孫,至今有200多年的歷史。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加左突歸、牆規,本體牆身材料為出磚入石砌、紅磚斗仔砌、
    點閱:
    112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護安宮
    護安宮
    庵邊、土樓、東村、西村和西埔五個村莊實係呂姓同宗分衍而成,且素以奉祀金王爺為共同信仰,自古就有輪值供奉金王爺的信俗,素稱五鄉,又為了和其他的五鄉連誼有所區別,也稱「五呂連鄉」。
    點閱:
    117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烈嶼忠義廟
    烈嶼忠義廟
    主祀神佛: 關帝爺
    點閱:
    1257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田府廟
    田府廟
    田帥廟主祀田府元帥,農曆六月初一日神誕,此田府元帥與其他寺廟所奉的田都元帥是否相同,尚有待查考。田府廟始建年代不詳,近貌卻是民國八十六年所重建。大門聯:北極上帝施福祿;田府元帥佑黎民。 
    點閱:
    118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世懋堂
    世懋堂
    世懋堂(黃氏三房宗祠)為民國二十三年黃氏三房籌資興建。資料來源:文化部
    點閱:
    1106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勇伯公宮
    勇伯公宮
    傳說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日軍將原駐台清軍遣返大陸途中,適逢農曆九月初九強風巨浪,船泊前水頭碼頭,日軍逼迫清軍以繩索攀爬上岸,中途再將索砍斷,致使清軍落海溺斃無數,水頭鄉民睹此慘狀,不忍見其曝屍海岸,將其就近掩埋於金龜尾的沙墩上,並立廟奉祀,名之曰「勇伯公宮」。
    點閱:
    107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何肅闕、何肅坡洋樓
    何肅闕、何肅坡洋樓
    建於1947年,何肅闕、何肅坡於浦邊地區經營油行致富,此建物即為煉油行之所在。1949年國軍入駐,八二三戰役後又為93師成功部隊入駐5至6年。成功部隊撤走後,居民籌設為浦山村小學約10年之久,小學遷移後即無人居住至今。
    點閱:
    1124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碧月軒
    碧月軒
    建於1920年,為何懷於菲律賓從事布業,寄錢回來興建,花費約白銀7,000元,聘請福州司傅設計。
    點閱:
    1188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昭靈宮
    昭靈宮
    主祀神佛: 田府王爺建於1884(光緒10)年,由陳姓宗親出錢合建,為碧山村內唯一的廟宇,曾整修過。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單座,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保存現況良好,反映濃厚的地方信仰色彩。
    點閱:
    1126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劉澳風獅爺
    劉澳風獅爺
    劉澳風獅爺(86公分,石雕、蹲距雄獅)抬頭仰望,右手持一方「合境平安」大印的劉澳風獅爺,盡忠的駐守於村口。劉澳原名「瀏澳」,係指水深清澈,舟楫可泊之天然港灣。後來劉平,由泉州 上寶 灰狗墓遷浯,定居於此,瀏澳之名也逐漸被「劉澳」所取代。此地地處奎山與鶯山兩岬角之間的澳內,與浦邊隔著海灣相對望,左邊灣
    點閱:
    104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李光前廟
    李光前廟
    李光前將軍,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古寧頭登陸戰時任團長,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義無反顧,是所有為國殉職軍人中階級最高的軍官,戰事結束後靈異事件頻傳,當地居民乃於民國四十二年在其殉國處建小廟虔誠膜拜,由於信眾日多、香火鼎盛,小廟難容眾信,六十五年擴建一次仍嫌太小,民國八十八年再度重建今貌。廟前有一座牌樓
    點閱:
    111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
    位在烈嶼鄉東林的東井,就是當今大小金門兩島保存最久的水井之一。以長160公分、寬40公分、厚11至13公分的石板,從井底砌垣到井口,形成一個每邊長130公分的正方形井體。這些同樣大小的石板,每塊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各鑿一個長15公分、寬20公分的缺角。砌法採用正凸和反凸相間的砌法構建而成。在朝向北面的
    點閱:
    1217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
      
    點閱:
    1156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代天巡狩
    代天巡狩
    本島一般名「代天府」的寺廟,主奉的不外是池、溫、朱這三位王爺,料羅代天巡狩主奉的是境主大王爺、二王爺、三王爺、四王爺,至於是那一位王爺,卻沒有確切資料。
    點閱:
    1199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五虎山步道
    五虎山步道
    由於長年軍事管制,原始風光迷人,所孕育的金門原生植物,種類、數量及密度,皆為全金之冠。國家公園已在此設立保護區,並規劃了自然步道,方便遊客遊賞。步道入口位於山后民俗文化村旁,觀景平台後方另有兩條步道通往解說廣場及北嶽廟。
    點閱:
    117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