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景點推薦

  •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臺灣府城在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三五年)築造木柵城時,小東門段的範圍為:正東倚龍山寺,設大東門,木柵由大東門向北,延續到右營廳後,轉東北到小東門,再向正北走,靠近城守營即為大北門。所以小東門的城段,就是介於大東門城與大北門城之間的兩段。 台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城垣僅存勝利路上,以三合土夯築之小東門段城垣
    點閱:
    1174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永成戲院
    永成戲院
    「永成戲院」1945年11月成立。其前身並非戲院,而是黃直(廣內義久)先生所經營之「永成碾米廠」,日治時期,黃家的碾米廠,因與日本政府長期合作的關係,累積廣大的官商人脈,生意相當興隆,但後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碾米廠也遭受波及,被大火吞噬近三分之一,在重創後黃直先生將其改建為戲院,並命名為「永成戲院
    點閱:
    1578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小葉欖仁 水黃皮 黑板樹綠色隧道
    小葉欖仁 水黃皮 黑板樹綠色隧道
    小葉欖仁是台灣普遍種植的行道樹種之一,原產於熱帶非洲,性喜高溫多濕、排水及日照力求良好,並具耐鹽份的特性,適合生長在日照強烈及土質鹽份重的七股濱海地區,且根群生長穩固後,頗能抗強風吹襲,為優良的海岸樹種。水黃皮多生長於水邊、濱海地區,具有耐乾旱、耐鹽性﹑抗強風等特性,適合種為海岸護堤,防風林使用。又
    點閱:
    1149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環湖鳴頭公廨
    環湖鳴頭公廨
    祖靈稱謂:篤加阿立祖、太上老君、太祖、太太 歸屬族群:目加溜灣社 祭日:農曆十月十五日 祭典儀式:每月初一、十五「換水」、「換青」;千秋日有祭典活動。 祭品:米糕、油飯、檳榔、米酒;牲醴漢紙錢是拜神明的。 交通狀況:走八十四號快速道路,看到頭社指標即下快速道路往頭社方向前進,過頭社分校後二百公尺左轉
    點閱:
    126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創建於明永曆15年(1661),佔地約6萬坪,供奉李、池、吳、朱、范5位王爺,又稱五府王爺廟,是台灣歷史最為悠久也最大規模的王爺總廟,每到王爺誕辰日(一年有4個進香期),當地會舉行盛大的祭典,也就是王爺祭,各地王爺廟都會回來進香,廟內雕刻精緻、彩繪與傳統剪黏非常特別,尤以正殿上和三川門最
    點閱:
    1180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洪通故居
    洪通故居
    位於北門區鯤江里的新厝仔是「東方畢卡索」素人畫家-洪通故居的所在地。不識字無師自通的他,在五十歲那年瘋狂投入作畫,畫風以神秘文字畫與豐富的色彩、帶點靈魅的畫風而聞名。早年的童乩經驗、民俗信仰及生活經驗,深刻影響他繪畫精神體質,使他作畫時有一種宗教式的催眠,畫作的表現充滿熱鬧、神幻及宗教信仰的意象。所
    點閱:
    1189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楊逵紀念館
    楊逵紀念館
    因親眼目睹了?吧哖事件,使得楊逵產生了抗日的意識。「送報伕」是楊逵的處女作,也是獲得國際文學獎的第1位台灣文學家,楊逵又因發表「和平宣言」呼籲釋放政治犯,所寫之作品「春光關不住」,民國65年編錄於國中教科書之中,並改名為「壓不扁的玫瑰」。政府為了紀念楊逵,在舊的地政事務所設置了楊逵文學館,非常值得來
    點閱:
    1406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新化武德殿
    新化武德殿
    「武德殿」建於西元1925-1928年間,其位於新化區中正路與和平街口的舊消防隊旁,於日治時代為劍道、柔道訓練場所。結合鄰近新化老街、新化街役場及楊逵文學館,塑造一個多樣的新化老街文化園區。傳統日式社寺與現代之建築融合形式。(資料來源: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網站)
    點閱:
    1202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拉雅部落-新化
    西拉雅部落-新化
    新化(Tavocan),「山林地」之意,環繞著新和教會和口埤教會周圍的綠色山林部落,正是西拉雅族裔密集的核心地帶。
    點閱:
    1124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下營產業館
    下營產業館
    台南市下營區有3寶-白鵝、蠶桑、黑豆,下營區產業文化展示館即以此3寶為主軸,詳細介紹下營區的產業文化。設有下營區農業發展區、絲製品展示區、蠶桑區、蠶業文化區、古農村器具展示、黑豆產業文化區、鵝產業文化區、下營區農會特產販售區等,並將剩餘空間規劃為黑豆蔭油現場加工製作場、蠶絲被拉製室,徹底展現下營區產
    點閱:
    137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王姓大宗祠
    王姓大宗祠
    在清領時期,台南市曾建有黃、石、劉、林、梁、吳、施及陳等幾個宗祠,至今只有吳姓及陳姓、施姓宗祠尚存。王大宗祠是臺南日治時期興建的宗祠之一,然而在其他宗祠紛紛改建之際,其價值就更顯得重要。而宗祠所在之佑民街,也是重要之古街道。目前此宗祠平日大門深鎖,只有過年過節才會有族人回來打掃祭拜。 王姓大宗祠約興
    點閱:
    1214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金華府
    金華府
    金華府位於舊北勢街(神農街)上,創建於清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為當地許姓人士所建,主祀關帝及馬李兩王爺,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再修。歷年亦有修繕,但大抵保持原貌,為五條港五大族群許姓的守護廟,見證台南市五條港發展歷史。 金華府前鄰街道,面寬及縱深均不大,但
    點閱:
    1286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文化園區
    蕭土龍糖廠又名佳里糖廠,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於是將閒置空間再利用,以藝文基地的面貌嶄新面世,為佳里糖廠注入新生命,於是蕭土龍文化園區在2003年7月成立,迄今已辦理多場藝文活動,並積極與各界藝文團體合
    點閱:
    1260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巨農有機農場
    巨農有機農場
    由3位「博士農夫」創辦的巨農有機農場,在人煙密集的都會區營造雞犬相聞的綠洲,不僅有效隔離帶將近20公尺,並闢建生態池、以地下水灌溉,同時農場全面e化,從育苗、整地、施肥到運銷,每項作業流程均詳盡紀錄控管;市場調查、生產計畫、人力配置、資材使用、產銷成本則透過資訊分析,時時檢討改進。
    點閱:
    123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門鹽場
    北門鹽場
    台南市擁有北門與七股二個鹽場,二者卻是迥異的鹽場,七股鹽場均是土盤鹽田,有最新的鹽田;北門鹽場則全是瓦盤鹽田,有台灣目前最老的現址鹽田(1818年所開闢的井仔腳鹽田);本鹽場因歷史久遠,鹽工經驗豐富,產鹽色質稱冠全台,七股鹽場、安順鹽場、烏樹林鹽場的開闢,均需靠北門鹽工的支援,使得這裏和新厝鹽田一樣
    點閱:
    117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後壁教會
    後壁教會
    位於台南後壁的後壁教會,創立於1961年,由白河和菁寮兩所教會分設而來。早期,後壁地區的信徒必須各前往白河或菁寮兩教會禮拜。為了讓信徒在自己的居住地禮拜,以免除路程往返的不便,菁寮教會的王興武牧師在倍加運動的大力推行與鼓舞下展開設教的工作,並在白河與菁寮會友的熱心捐助下,讓建堂得以順利展開。 (資料
    點閱:
    116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菁寮國小木造禮堂、辦公室暨日治時期升旗台
    菁寮國小木造禮堂、辦公室暨日治時期升旗台
    菁寮國小木造禮堂是戰後初期之木構建築,屋頂採大跨距偶柱式木桁架,外牆為木造的雨淋板系統,禮堂的木斜撐扶系統,沿襲日治工法的概念,具有稀少性與獨特性價值。正面處以山牆收邊,並有三個小圓窗,是一棟具有結構特色的木造建築,值得保存作為學校歷史發展之見證。木造辦公室入口門廊設計雅致,支柱週邊有木格柵裝飾等細
    點閱:
    121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鏡面水庫
    鏡面水庫
    鏡面水庫位於南化區小崙里,台三線公路三百八十三公里處,東側約500公尺菜寮溪的上游發源地,支流鏡面溪的出口。供應南化區、左鎮區、高雄內門鄉用水,水庫的興建,停工不虞匱乏的用水,波光嵐影的風情也是休閒遊憩的好地方。但今不對外開放,參觀水庫需經水庫工作管理人員的允許,方可進入。
    點閱:
    120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疆祖廟】大觀音亭
    【台疆祖廟】大觀音亭
    大觀音亭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83),或云更早,自古以來便有「台疆祖廟」之美譽,是臺灣地區主祀觀音佛祖的古剎之一。時聞晨鐘暮鼓、梵唱唄讚,雖居囂鬧紅塵,亦有脫俗出世之趣。亭為三開間三進,地勢較高,前有老榕綠蔭,更顯清幽,三川門以「凹壽」形式呈現,如同雙臂,象徵佛祖慈悲,接納十方眾生。中隔「
    點閱:
    1163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噍吧哖紀念公園
    噍吧哖紀念公園
    噍吧哖紀念公園位於台20與台84交會點,為玉井區門戶,立碑之地為日本屠殺抗日志士之殺戮戰場,玉井區公所結合芒果特產,以巨大的愛文芒果造形作為紀念公園之地標,也成為了進入玉井之最佳識別座標。
    點閱:
    1249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南火車站
    臺南火車站
    南火車站日治時期稱為台南驛,最初之站房興建於一九OO年(日明治三十三年)五月,為一洋風式樣之建築。此建築經過三十多年之使用,已經逐漸不敷使用而且老舊,不足以成為發展中之台南市之門面,因而改建之聲不斷,鐵道部當局也為此甚費苦心。一九二七年(日昭和二年),縱貫鐵路台北竹南段與台南高雄段的雙線工程被認可後
    點閱:
    123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位於烏山頭水庫北側,是為了紀念嘉南大圳的創造者-八田與一所建立的,此紀念園區的建築是在民國98年翻修,而在民國100年正式啟用,由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擔任設計、監造等工作,並赴八田與一的故鄉-石川縣做為建築的依據,並引進日本的木匠技術,來建造此園區,表示我們對八田與一的尊敬與崇拜
    點閱:
    1339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學甲教會
    學甲教會
    基督教會的名稱多以當地地名命名之。但是位在學甲區上的基督長老教會,從創設以來,經過多次的遷移,最後才落腳在學甲鎮。他最初的創設地點並非學甲,其初代信徒亦非學甲人,實為南市少有的特例。學甲教會創設於1906年,禮拜堂現貌為1961年完成。(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點閱:
    1224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新市教會
    新市教會
    「新市教會」位於台南市新市區,於1897年設立。1890年代,一位出生於新化鎮新和庄的信徒戴氏由女士,前往番仔厝(現新和里新店一帶)傳福音、作見證、為病人祈禱,並時常請宣教師前來佈道,新店遂成新市教會福音的發源地。1897年當地的初代信徒劉烏定先生,奉獻土地與茅草屋,做為信徒聚會禮拜之用,這一年即為
    點閱:
    1332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麻豆護濟宮
    麻豆護濟宮
    護濟宮俗稱「媽祖宮」,是在清乾隆46年(1781)由居民倡建,奉祀媽祖。護濟宮創建後,香火鼎盛,在乾隆末期在附近形成市街,今廟東振興街即是古街道。清道光19年(1839),麻豆分出頂街與下街,即穀里街為頂街,在上帝廟四周;穀興街為下街,即護濟宮四周。
    點閱:
    130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
    鄭成功、鄭經父子墓遺址,高拱乾《臺灣府志》所載[葬於台灣縣武定里洲仔尾]即今永康區鹽洲里,清康熙38年(1699)奉旨歸葬福建南安,前台南縣政府於1980年,建置「鄭成功紀念碑」於此以茲紀念。
    點閱:
    132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