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景點推薦

  • 十二佃神榕
    十二佃神榕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有個十二佃的聚落,有一株保護社區神蹟遠播的榕樹,是1980年代後台南市的重要觀光景點,亦為綠化環境注重生態保護的最佳景觀地區,園區內榕樹枝枒交錯、綠葉盎然、榕鬚垂生、板根盤據,形成各種不同特色造型的景觀,曾因隨榕樹之鬚根生長所形塑的造型有多樣奇景,有大力神、猛虎下山、水牛沐浴、天馬行
    點閱:
    1207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東門
    大東門
    臺灣自隸屬清國版圖後,因孤懸海外,沙土鬆浮,所以一直未建城垣。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臺灣知縣周鍾瑄就開始籌畫以木柵築城,並闢建七座城門,到了雍正三年(西元1735年)清政府始認為「建築木柵一事,籌畫甚為允妥,深為可嘉」,而開始興工。乾隆元年,這七座城門改為土石造,並加建城門樓,乾隆二十三年(西元
    點閱:
    1145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國立台南大學
    國立台南大學
    國立台南大學創建於一八九九年(明治三十二年),當時校舍設於三山國王廟,後因故停辦。一九一八年七月,日治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於台南設分校,並借用赤嵌樓及其內部陸軍衛戌病院之建築做為臨時校舍,招收八十名學生於同年八月舉行開校式。一九一九年隨著台灣教育令之實施改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增設預科並遷移到桶
    點閱:
    1155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下營玄天上帝廟及文化館
    下營玄天上帝廟及文化館
    玄天上帝廟位於下營區市中心,為下營區的地標,也是下營人的信仰中心。玄天上帝神尊在明永曆15年(1661)即隨著先民漂洋過海,來到下營區。大殿1樓主供奉玄天上帝,2樓為觀音殿,3樓為玉皇殿,東西兩廂鐘樓各有神尊供奉,並設有香客大樓,可見香火鼎盛。雄偉的建築結構,龍磐柱石、木雕人物、門神、彩繪,件件栩栩
    點閱:
    1170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阮家古厝
    阮家古厝
    阮家古厝約有200年歷史,屬於街屋形式建築,歷經2次遷徙,3個家族,風華依舊,未曾被世人遺忘。整體建造完全由精密切割的木窗、樑柱、斗供接合而成,牆壁精美雕飾、彩繪層次明朗,是市內美麗的歷史建築之一。
    點閱:
    1225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蘭花科技園區
    蘭花科技園區
    點閱:
    1174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頭洋立長宮、慶長宮
    北頭洋立長宮、慶長宮
    祖靈稱謂:阿立祖歸屬族群:蕭?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九月五日祭典儀式:三向,朔望換水。不點香,不燒紙錢。祭品:粽子、檳榔和酒。交通狀況:由佳里區忠孝路走「南十九」往漚汪方向行駛,一出佳里,向左接「南二六」往青鯤鯓,約行六百公尺,右手邊即見「慶長宮、立長宮」的牌樓。 (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點閱:
    1124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門潟湖
    北門潟湖
    北門潟湖從北門海埔新生地延伸到馬沙溝,介於王爺港汕與內陸之間,長約6公里,寬約2公里,是倒風內海僅存的殘跡,因溼地堆積作用旺盛,所以此處蘊含豐富的生態與水產資源,產量不少的野生蚵、赤嘴仔、蝦蟹與文蛤等,這片魚產豐盛的潮間帶,自然就成為北門地區民眾設定置網與捕捉海產的最佳天然漁場,北門潟湖緊臨井仔腳瓦
    點閱:
    1184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開隆宮
    開隆宮
    府城民間信仰中的七娘媽,亦即相傳中的七星娘娘,被認為是兒童的保護神。過去台灣民間流行一種『成年禮』,即在孩子十六歲時,要到七娘媽廟燒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藉此『出鳥母宮』(男)或『出婆媽』(女)的儀式,以示孩子已經長大,象徵著可以開始分擔家計及負起社會責任的意義。台南開隆宮每年七月七日舉辦『做16
    點閱:
    114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佳里黑板樹綠色隧道
    佳里黑板樹綠色隧道
    南32線為連絡七股區篤加、埔尾與佳里區安西里到佳里市區間的重要東西向區道, 是連接佳里區與七股區主要幹道之一。經由佳里區文化路(南32鄉道)往七股區方向,,以佳里區大路尾為起點,往七股區方向延伸約1公里長,兩旁矗立筆直的黑板樹,為當地著名林蔭大道之一。在豔陽高照、熱情無比的南台灣,微風徐徐,綠意盎然
    點閱:
    1077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興林場人工埤塘
    中興林場人工埤塘
    中興大學新化國家植物園位於虎頭埤東側的上游集水區,在新化大坑、知義、礁坑里的交界處,林場內有一人工池塘,名為「浺瀜池」。浺瀜二字有水深廣大之意。埤水清澈廣闊,修築掩映,清幽秀麗。此池蜿蜒曲折深邃,池水滿盈,且四週青竹綠樹環繞,池光樹影交相輝映,其景色四時不同,晨昏殊異,靜坐池邊,時而傳來林鳥蟬聲與池
    點閱:
    1204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新豐教會
    新豐教會
    羅馬式建築的「新豐基督長老教會」,位在台南市關廟區的文衡路旁,醒目的造型和古典廊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創設於1955年,聖殿現貌為1984年完成。教會積極推動參與社區工作,結合鄉公所、農會及地方社團的力量,舉辦各項藝文活動。為保留地方文化,教會成立文物館,裡面收藏老照片約兩百幅和竹編佳作。(資料來源
    點閱:
    128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環湖篤加龍興廟
    環湖篤加龍興廟
    祖靈稱謂:阿立祖、篤加阿立祖、太祖、太太。歸屬族群:目加溜灣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十月十五日。祭典儀式:換水、換青、三向,不可點香,可燒紙錢。祭品:牲醴(三牲)、米糕、油飯、四果、檳榔和米酒。(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點閱:
    1186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台南高女學校本館
    原台南高女學校本館
    原台南高等女學校本館現今台南女中
    點閱:
    110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港香蘭綠色健康知識館
    港香蘭綠色健康知識館
    港香蘭應用生技承襲母公司「港香蘭GMP藥廠」製藥基礎,為延伸中草藥的應用發展,選在台南科學園區設廠,在南科建構一現代化標準廠房。為響應環保節能減碳概念,榮獲國內生技藥廠唯一且第一家「綠建築標章」。 港香蘭應用生技並且通過ISO9001:2000品質系統認證、ISO/IEC 17025國際實驗室認證、
    點閱:
    1287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菁寮教會
    菁寮教會
    菁寮教會位在台南後壁的菁寮,創設於一九二九年七月,於一九五一年升格為堂會。教堂聖殿之今貌重建於一九七三年。 (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點閱:
    119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青山漁港
    青山漁港
    青鯤鯓保留著純樸的漁村風味,可以看到扇形鹽田的夕陽和高蹺行鳥的身影,運氣好的話可以到青山漁港參與熱鬧的魚貨叫賣,想感受最道地的漁村風情,來青鯤鯓就對了!另外有一樣奇特的景象是其他漁村少見的,就是費時費工的日曬火燒蝦乾,由於四台斤的蝦子只能製成一台斤的蝦乾,因此蝦乾價格高貴,而只用日光跟海風調味的曬蝦
    點閱:
    1176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灣蕃薯第一班
    台灣蕃薯第一班
    新化區因土壤、氣候適宜,早在日據時代就是蕃薯栽種區,只是當初的蕃薯均加工為澱粉,濟效益並不高。當環保意識逐漸抬頭,造成了蕃薯產業栽種逐漸沒落。進入新化鎮問起瓜瓜園,可說是無人不曉,自從養生健康概念崛起,甘薯成為點心零食新寵後,不論是街坊碳烤或是自創的甘薯品牌,均如雨後春筍冒出,然而早此榮景前。
    點閱:
    1345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穎川家廟
    穎川家廟
    穎川家廟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180年前,於1956年整修竣工。穎川家廟為磚造建築,陳家第1代祖先落腳之地,為閩南式口字型建築,共有2進3開間,屋架為穿斗式,屬於木構造,屋面為紅色仰合瓦,屋脊為燕尾脊,屋身施作花草、龍紋、雲形彩繪...等。
    點閱:
    1224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南孔子廟
    台南孔子廟
    明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時值鄭成功嗣子鄭經執政、臺灣榛莽初闢之際,參軍陳永華輔佐、勵精圖治,提議:「須擇地建立聖廟、設學校,以收人材;蓋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鄭經應允,乃至承天府治(即今台南市)建立孔子廟、崇祀孔子,用以興國學、行教化。巍巍聖殿、峨峨黌宮,象徵中國文化在此薪火相傳,
    點閱:
    1132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台南二中
    台南二中
    台灣日治時期之中等學校基本上有供日本人就讀及台灣人就讀兩種體系,在台南市中,最早成立的乃是大正三年(1914年)的台灣總督府台南中學校,最初以兩廣會館當作臨時校舍。日大正四年(1915年)3月,台灣官民共同捐贈大北門外兩萬多坪土地,開始新築校舍,本館首先完成,禮堂於日大正七年(1918年)落成。日大
    點閱:
    110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施瓊芳墓
    施瓊芳墓
    施瓊芳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出生在台南,卒於光緒三年(一八七七年);鴉片戰爭前夕,施瓊芳去到了北京,由於他精通經史百家,博學鴻辭,文藻斐然,一時京中鉅公名流,雅慕其人,推為海東的才子;施瓊芳次子施士浩,詩文俱佳,與父親連為進士,他性情放淡,不喜作官,回台之後,於台南的崇學文書院及海東書院主講,擔任
    點閱:
    1109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原台南公園管理所
    原台南公園管理所
    臺南公園為府城最大的開放空間,為日治時期依現代公園觀念所規劃的綠地,於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由臺南廳向仕紳募款興建,日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完工。一層樓高,雙坡水斜屋頂,面舖魚鱗板瓦,牆身咾咕石處理為主,入口破風處理,兩側設對稱出挑木作斜撐。園內遍地花草樹木,亦充作熱帶實驗林,公園內設有小
    點閱:
    1230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府城隍廟
    根據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一七七八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 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今天所見的
    點閱:
    101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鹽水串收櫻桃蕃茄
    鹽水串收櫻桃蕃茄
    「串收番茄」,顧名思義,整串採收的番茄,銷售時也是連梗帶果、以串為單位。與一般露地栽培的大小型番茄相比,串收番茄除擁有更佳的外觀及風味外,還能作為可愛的栽種裝飾,若以溫室設施栽培,可減少病蟲害與風吹日曬,無農業殘留,適合現代生機飲食潮流。由於果梗連著果蒂,養分不易流失,成熟度高,營養價值也豐富。
    點閱:
    108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臨水夫人廟
    臨水夫人廟
    臨水夫人媽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一七三六年】、福州人渡海來台時,在台灣府【即現台南市】東安坊山仔尾小岳凌上建立一座小廟宇,以臨水夫人媽為主神,稱為臨水夫人媽為主神,稱為臨水夫人廟。清咸豐二年【公元一八五二年】再由地方仕紳修建加奉三奶夫人中二媽林紗媽,三媽李三娘迄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主要祭祀陳靖姑與
    點閱:
    123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