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許金鐘洋樓
    許金鐘洋樓
    建於1993年,為許金鐘於後浦南門的「同安碼頭」經營「協德船頭行」,往返廈門、漳州、集美、石尾,買進閩南進口貨物在金門販賣,致富後所建。
    點閱:
    1223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慈德宮
    慈德宮
    慈德宮位於金沙鎮後浦頭榮湖畔,創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係該村先賢黃卓科往南洋勸募後,攜資回鄉所建。慈德宮奉祀明代先賢黃偉(黃逸叟,汶水人)。金門民間有關他和許獬的傳說很多,兩人以「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叟」並稱,兩位都是有明一代金門最具盛名的人物之一。
    點閱:
    136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后浦頭風獅爺
    后浦頭風獅爺
    后浦頭風獅爺(46公分,石雕、蹲距)供奉於小浦頭「川德宮」前卯月池畔,通體深藍的后浦頭風獅爺。風獅爺約莫三十六、七年(1947-48年)時,自「他村迎請」而來。不過,原本獅身彩繪,眼珠黑白分別、牙齒平整雪白,頂著一顆「紅鼻子」,模樣還蠻可愛的。重新彩繪過的獅身,略顯猙獰,說真的「千萬不要一個人晚上看
    點閱:
    1219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慈堤
    慈堤
    在金門西北邊的慈湖,最有名的就是慈湖落日了。原本不太知道慈湖那麼大一個,到底要在哪個位置看落日好,不過地圖上的路邊,標示著觀海平台順便附註著(慈湖落日),那看來不用懷疑,就來這就對了。
    點閱:
    1153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仰峰宮
    仰峰宮
    仰峰宮位於吳厝村前交叉路口,據村民傳言本廟始建於唐代,緣於牧馬侯陳淵在豐蓮山牧馬,距此不過一里之遙,今廟左方數十公尺處留有一口藥井(又稱恩主公井)。主奉吳氏真人係吳厝吳氏村民之祖佛,為島上名醫,斯時浯島初闢,兵士初至,吳真人濟世救人,名揚人間,曾封授吳府千歲。本廟於民國二十五年及三十九年兩度重修,七
    點閱:
    1141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魯王墓園
    魯王墓園
    位於金門城東門外,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經黃典權及王啟宗兩位教授的監督發掘,考證出是宋代朝廷大臣眷屬之墓。此墓的建造年代,最早應當在宋神宗元豐年間,相當於西元1078年至1085年間。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點閱:
    1256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太湖遊憩區
    太湖遊憩區
    太湖遊憩區是指以太湖為中心的公園,具有珍貴歷史意義的八二三戰史館亦涵蓋在內,共佔地約45公頃。
    點閱:
    128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成功陳氏宗祠
    成功陳氏宗祠
    位於成功64-1號。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年),十二月二十日辰時破土,立向艮向申丑相兼三分,越庚午十月八日興工,十一月二十一日告成,原為二進,位於大東敦,又稱「南方祠堂」,係大宗宗祠,後多有修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再次修建,將原有二進,在經濟拮据下改為一進,最近一次修建,於民國
    點閱:
    1352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無名英雄塑像紀念碑
    無名英雄塑像紀念碑
    無名英雄的塑像在一九五三年建立於榜林村北側的圓環正中央,那裡也是中央公路太武山到金城必經的路段,一名右肩肩槍、頭戴鋼盔、背包的英勇士兵。
    點閱:
    129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創建人為僑居印尼的陳厚仲於1936年花費12,000元,聘請大陸籍司傅興建,在早期,國軍也將這裡作為指揮場所,後來又轉換成軍醫院。
    點閱:
    132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洪合淵宅
    洪合淵宅
    建於1930年。洪家兄弟於1920年代至印尼經商後返家,於後浦興建洪合淵、洪合剩、洪合達3棟民居,日本時代為日軍佔用,駐紮憲兵,1949年國軍進駐,後租用為救國團金門總部,至解嚴1992年才撤離歸還。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洪氏3兄弟的宅邸,共同組成
    點閱:
    116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邱良功古厝
    邱良功古厝
    這棟建築乃為邱良功祖厝,位於金城鎮浯江街中段,屋中尚存有方形銅鏡一面,另有雕龍聖旨石二塊,高六十一公分、寬八十五公分,所刻聖旨二字每字十二公分見方,據傳係良功顯貴封爵,皇帝聞其家屋簡陋,賜建爵府,故贈予聖旨石二塊,預備置於府第大門前坊,建築物為一落四櫸頭+左突歸+牆規。
    點閱:
    1228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太湖榕園
    太湖榕園
    太湖為一人工淡水湖,於民國55年開鑿,面積約為36公頃,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水利設施。湖面有二座小島,綠意蔥蘢,小道、涼亭點綴其間,為單調的湖面點出活潑生趣;由中正紀念林前有小徑直達湖心小島,靜坐島上涼亭,磅礡太湖與清潭之美盡入眼簾,感受格外悠閒。
    點閱:
    1305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沙美風獅爺
    沙美風獅爺
    沙美風獅爺(56公分,石雕、蹲距雄獅)整個沙美街昔日可以區分為「東尾甲」、「西尾甲」、「下巷」、「五柱」、「七柱」、「榕樹下」等六個甲頭。在過去,六個甲頭分別有四尊顧守沙美街的風獅爺,每年農曆四月初二是這四尊風獅爺的生日,信眾們皆會準備祭品祭祀風獅爺。位於「西尾甲」的石獅爺,是七十四年(1985年)
    點閱:
    115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林斐章大宅
    林斐章大宅
    林斐章於道光16西元年1836獨立捐建奎閣者捐建奎閣之後,在道光年間在後浦(註1)北門興建大宅,此宅於1903 年重修,1949 年為國軍佔用。註1金城舊稱後浦或后浦,在老一輩裡,還是會用閩南語說我住後浦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加左護龍、右庭院,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抬樑式柱
    點閱:
    117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夏興風獅爺
    夏興風獅爺
    「夏興」的古名為「下坑」,民國五十年代國軍進駐後,以諧音改為「夏興」,寓意中興,閩南語村名依然為下坑。  坑意為下坳處,古時金門風沙大,村社大部位居低窪避風處,常以坑為名,有「九頭十八坑」之說,原陳坑在清朝時分為「上坑」、「下坑」,意指南北之分而已。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
    點閱:
    111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朝山寺
    朝山寺
    民國五十二年及五十九年春季,金門兩度久旱不雨,致使農作歉收,用水困難,朝山寺廣澤尊王奉乩起駕,前往後浦城隍廟,搭壇祈雨。第一次斷定閏四月十二日午時三刻必降大雨,當天艷陽高照,時刻一到,則烏雲密佈,頃刻間沛然大雨立至,旱象立解;五十九年第二次祈雨則預測一週內可下大雨,至第六天,傾盆大雨倏然而下。後浦四
    點閱:
    1251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浯島城隍廟
    浯島城隍廟
    後浦之城隍廟始建於明末,嘉慶十八年一度重建,光緒十二年、民國五十七年、民國六十二年都曾重修過。民國八十一年再度拆除並擴大規模重建而成今貌,每年從農曆三月底開始,來自全島各地的善男信女一波波湧進廟裡燒香膜拜,其盛況到四月十二城隍爺出巡的日子達到最高潮。
    點閱:
    1167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清海洋樓
    陳清海洋樓
    金門城開發歷史早在明朝初年就開始,但洋樓建築卻是直到民國後才開始出現。「陳清海洋樓」不是金門城最早的洋樓,卻是全金門僅有的建築形式,不只外廊深度淺,且為「右次間疊樓成五腳基」的形式。
    點閱:
    1236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榜林風獅爺
    榜林風獅爺
    榜林風獅爺(150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據傳在今榜林村西,原有一聚落,名叫「後洲厝」,其東側原係一片林木,居民稱之為「東林」,或做「珠林」,後來後洲村廢村,居民陸續從各地遷來「東林」之地開墾,「東林」諧音為「董林」,民國之後改為「榜林」,但居民乃習稱為「董林」。風獅爺為今年初(2006年)所設置,獅
    點閱:
    1232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將軍廟
    將軍廟
    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登陸戰從安岐附近海灘拉開序幕,當時駐守在安岐村外的某部隊守軍首當其衝,在此戰役中壯烈成仁,村民為感念恩澤表彰忠靈,乃在其殉職處建廟曰將軍廟,奉祀護國將軍之英靈。
    點閱:
    1329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東洲風獅爺
    東洲風獅爺
    傳聞某村莊巨姓,曾有多位村民打死了別村的人,村民利用漆黑的夜晚,欲把屍體悄悄的投入東洲風獅爺邊的井內,企圖嫁禍給東洲村民,原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沒想到風獅爺洞察機先,便挺身而出,獅神與人展開一場戰鬥。對方人多勢眾,風獅爺轉請孚佑廟祇派兵將助陣,屍體變重若千斤,無論如何使力,始終抬不到東洲來。最後並
    點閱:
    1163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將軍第
    將軍第
    宅第創建人,為清代官至浙江溫州鎮總兵之盧成金(1822-1895年)。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原籍福建南安,幼隨父遷居金門。
    點閱:
    1326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官路邊風獅爺
    官路邊風獅爺
    官路邊風獅爺(100公分,石雕,直立雄師)位於金城鎮賢庵里之「官路邊」,因位處千戶所城至後浦城古官道之邊而稱之(清康熙時遷總兵署至後浦城)。目前全村不到十戶人家的官路邊,開基始祖來自古坵,為古坵陳氏之第五房後代。明圖里中並無其名,至清圖里中屬十九都之古賢保,民國四年金門建縣以後屬第一都之古賢保,五十
    點閱:
    1158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汶德宮
    汶德宮
    汶德宮位在后水頭右側村郊高處,居民習稱「頂宮」,主奉福德正神、觀音佛祖等。廟前路旁有一尊不到三十公分高的小風獅爺,模樣逗趣可愛。楹聯:大門聯:汶輝梅影地靈秀;德被榮泉豪氣鍾。窗側聯:汶泉進退天心定;德澤湧流靈氣鍾。
    點閱:
    1236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天佑番仔厝
    黃天佑番仔厝
      
    點閱:
    1116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