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洪旭古厝
    洪旭古厝
    洪門港居民為烈嶼青岐移民,第十五代洪旭(洪門港第七代)為明末武將,協助鄭成功練兵舊址於現今延平郡王祠,當年為了修建家廟(現已改建),在兩側建造民宅,供其家人能奉祀家廟於側,包含家廟在內,共興建三棟三落。資料來源:文化部
    點閱:
    111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篤欽古厝
    陳篤欽古厝
    建於1900年以前,為陳篤欽聘請福建籍司傅興建,國軍於1949年至1959年駐紮。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本體牆身材料腰堵以下為石條平砌,以上為磚斗砌及磚平砌,屋身構造採硬山擱檁,正身壁堵磚雕精緻,墀頭與水車堵裝飾華麗,屋內門扇雕花精美。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230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尚義環保公園
    尚義環保公園
    尚義環保公園原為一廢棄礦區,土壤貧瘠,植裁不易,在環保局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克服萬難植栽綠美化,提供遊客優質遊憩場所,更冀望本計畫之運作,營造環保公園教育價值,成為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為觀光勝地。
    點閱:
    1115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后宅風獅爺
    后宅風獅爺
    后宅風獅爺(148公分,石雕,立姿雄獅)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為后宅雄風獅爺的慶生活動,可以享有油麵、瓜果、牲禮等,甚至廟中遇有「做醮」慶典之際,村民更會前往「請神」,請這尊雄風獅前往接受豐盛祭品。相較之下,后宅的另一尊雌風獅的待遇,實在相差太大。不但沒有固定生日慶典,甚至連廟中慶典也遭到冷落...~>.
    點閱:
    127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內洋風獅爺
    內洋風獅爺
    東山風獅爺(66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東山風獅爺位於東沙尾往田浦路邊,近年風獅爺前新建屋宇一棟,門牌號碼為東溪村,容易讓人誤解此尊風獅爺便是東溪風獅爺。當裡洋位在鵲山附近的年代,因為此地是位於田浦溪之東的一處高地,係屬吳氏族人的拓墾區,故裡洋人以「東山」之名稱呼,明末清初裡洋受風沙危害後,村民遷往田
    點閱:
    107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雙峰巖宮
    雙峰巖宮
    金門眾多寺廟中,以「巖」為廟額者,史料中可見者有太武巖和太文巖兩寺,而今日大小金門兩島二百六十座寺廟中,僅有山外的英武山岩、小徑鏡山岩和古崗村的雙峰巖、仰雙巖四座。古崗村依山面水,聚落建在巖盤之上,一般所謂巖寺之建大都與此有關,古崗村後依燕南山,前有梁山、大帽、翟山、赤山、西紅山、獻(印)台山諸峰,
    點閱:
    1186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陽明湖
    陽明湖
    陽明村位於太武山東麓,田埔溪上游北側,開始興建於民國59年,當時是八二三砲戰過後,政府為鼓勵縣民墾荒,放領土地,陽明社即為當時推行最早的墾荒人社區,有李、張、周、吳等姓的移民集資建屋,住民約20戶,其中,由於戰役中的古寧頭受損最大,因此這裡又以古寧頭李姓移民最多,屬金湖鎮山外里管轄,也因為是新興社區
    點閱:
    1204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
    由觀兵弈棋處續往上行約200公尺即抵金門的標誌—"毋忘在莒"勒石,由於聲名遠播,常是遊客們爭相合影留念的背景。勒石高十餘丈,臨崖而立,係民國41年蔣公巡視金門時,以金門位居前線,身繫保家衛國重任而特別頒佈的墨寶,勒石兩側分別有休憩涼亭與梅園,梅園為懷念經國先生而設的紀念林,可惜梅樹生長不佳,園中只剩
    點閱:
    1249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太武渡假村
    太武渡假村
    金門的觀光事業在解除戰務之初曾經一度蓬勃,因此大飯店、渡假村、保齡球館......都有人投資.這些渡假中心以金沙鎮斗門的太武渡假村規模最大,共計有獨立小木屋十幾間,連棟式套房廿幾間,大型餐廳一棟,接待大廳一棟,外加廊道花木扶疏,著實花了不少心血. 
    點閱:
    1250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水頭王氏古厝
    水頭王氏古厝
    王成南17歲跟隨其父至印尼,經營雜貨生意,民國32年間其母自印尼攜白銀回金興建前落,後落為王成南祖先所建,因年代久遠,創建人不詳。資料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點閱:
    1096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張氏三落大厝
    張氏三落大厝
    建築平面格局為三落大厝加第三落左突歸房,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丁砌磚牆,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屋頂上有3 條筒瓦,保留當地民居風格。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1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張璋滿古厝
    張璋滿古厝
    建於1876(光緒2)年,1879(光緒5)年竣工,為張氏赴檳城工作後於清末返鄉建造,國軍駐金後曾作為連部住所,至八二三砲戰後遷離,1969年翻修屋頂,2002年再次翻修屋頂及部分牆面。平面格局為二落。資料來源:文化部
    點閱:
    1120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勝利門
    勝利門
    勝利門是一座白色圓拱型建築物,地點位於小金門湖下村的路口,之前是砲彈造型的八二三抗戰紀念碑,為了紀念當年在八二三砲戰國軍勇敢抗戰26萬餘發砲彈的凶猛攻擊後所取得的光榮勝戰而打造。
    點閱:
    1191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仿砲戰造型,仍為紀念砲戰勝利而設,立於九宮碼頭進入小金門必經的路口,有如鎮守小金門門戶的石敢當。
    點閱:
    1105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汝楫番仔厝
    黃汝楫番仔厝
    建於約1935年,為黃汝楫至印尼經商,致富後返鄉興建,戰地政務時期,此宅曾為睡頭村之村里辦公室。
    點閱:
    1196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
    位在烈嶼鄉東林的東井,就是當今大小金門兩島保存最久的水井之一。以長160公分、寬40公分、厚11至13公分的石板,從井底砌垣到井口,形成一個每邊長130公分的正方形井體。這些同樣大小的石板,每塊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各鑿一個長15公分、寬20公分的缺角。砌法採用正凸和反凸相間的砌法構建而成。在朝向北面的
    點閱:
    1225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薛永南兄弟大樓
    薛永南兄弟大樓
    此洋樓為清光緒年間薛永南兄弟赴菲經商致富所建,每層一廳四房的傳統格局、連續拱型柱,乃至於作為守衛瞭望之用的更樓,在在透露著古意;若是登上2樓,則可在外廊上欣賞以宗祠為中心的珠山聚落。
    點閱:
    1182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何肅闕、何肅坡洋樓
    何肅闕、何肅坡洋樓
    建於1947年,何肅闕、何肅坡於浦邊地區經營油行致富,此建物即為煉油行之所在。1949年國軍入駐,八二三戰役後又為93師成功部隊入駐5至6年。成功部隊撤走後,居民籌設為浦山村小學約10年之久,小學遷移後即無人居住至今。
    點閱:
    113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朝賓宅
    黃朝賓宅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建物正面牆堵飾以彩釉花磚,顏色豐富。內部小木作刻工精良,格扇、獅座、雀替均十分細緻,值得保存。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0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官澳風獅爺
    官澳風獅爺
    官澳風獅爺(190公分,石雕,立姿雌獅)如果說金門的風獅爺,是先民為了抵禦凜冽東北季風而衍生出的信仰,那麼這佇立於官澳村的這一對雌雄風獅,便是「天下第一獅」,兀自守候在風起的地方,肩負起這重責大任的第一線艱難任務。鄰近的馬山連,在戰地政務時期,有「天下第一連」之稱。在官澳某民宅的牆面上,還留著這麼一
    點閱:
    1113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萬安堂
    萬安堂
    主祀神佛: 保生大帝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音韜),生於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卒於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龍池岩採藥時,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歲。家鄉為福
    點閱:
    116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昭靈宮
    昭靈宮
    主祀神佛: 田府王爺建於1884(光緒10)年,由陳姓宗親出錢合建,為碧山村內唯一的廟宇,曾整修過。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單座,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保存現況良好,反映濃厚的地方信仰色彩。
    點閱:
    1134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水應宅
    黃水應宅
    建於1931年以前,原為一落四櫸頭的格局,本為洪氏所有,後經黃水應之父黃光明收購。至1931年,黃水應遠渡南洋致富,增建為現今三蓋廊形式,為水頭唯一的三蓋廊古厝。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斗砌磚牆、亂石砌、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由翹脊所構成的屋頂天際線,比例典雅優美,壁體以本地石材及紅磚砌築,耐
    點閱:
    113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烈嶼忠義廟
    烈嶼忠義廟
    主祀神佛: 關帝爺
    點閱:
    1263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何肅點、何肅海兄弟洋樓
    何肅點、何肅海兄弟洋樓
    建於1926年,為何肅點、何肅海兄弟於浦邊經營雜貨店致富興建,何肅海興建房屋時曾攜帶200銀元到大陸買木材,於途中被海盜洗劫,軟禁50多天,後以500銀元贖回。
    點閱:
    109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劉澳風獅爺
    劉澳風獅爺
    劉澳風獅爺(86公分,石雕、蹲距雄獅)抬頭仰望,右手持一方「合境平安」大印的劉澳風獅爺,盡忠的駐守於村口。劉澳原名「瀏澳」,係指水深清澈,舟楫可泊之天然港灣。後來劉平,由泉州 上寶 灰狗墓遷浯,定居於此,瀏澳之名也逐漸被「劉澳」所取代。此地地處奎山與鶯山兩岬角之間的澳內,與浦邊隔著海灣相對望,左邊灣
    點閱:
    1053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