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呂克平古厝
    呂克平古厝
    位於東村35號。1840年左右,呂克平先生至印尼發展,在當地從事橡膠採集業,發達後將海外的事業交給其子呂明欽接管後回到故鄉金門,並興建 此宅。呂克平古厝為一棟二落大厝,左側加建護龍疊樓及外護龍,由於主屋右側未加蓋護龍,整個建築格局呈現不對稱貌,這在講究對稱的金門傳統二落大厝建築中實屬罕見。前留有院牆
    點閱:
    1155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卓彬洋樓
    黃卓彬洋樓
    建於1920年代,為黃卓彬自新加坡寄錢回鄉興建,完工後供居住使用,八二三戰役前國軍亦曾入駐,1999年後出借給歐陽少華一家。建築平面格局為兩層樓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本體牆身材料為五腳基洋樓,側、背面下緣花崗石,上緣3塊掏紅磚,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採硬山擱檁。
    點閱:
    1209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聚源廟
    聚源廟
    聚源廟有源自美人山麓之水,從廟前經陽翟村前流淌而過,再繞經汶水頭村後,轉從汶水頭村左匯流入海。廟內主奉關帝爺,配祀周倉、關平,廟左前方有一尊風獅爺,香火鼎盛。大門聯:振萬古君臣大義;開千秋兄弟深情。
    點閱:
    1146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孚濟廟
    孚濟廟
    主祀神佛: 陳淵孚濟廟又稱恩主公廟,位在瓊林村西郊外,始建於南宋末期,明代毀於倭寇之亂後,遲遲無法重修,至民國八十四年才在原址重建,原廟所留的部分石柱石墩至今還在,重建後的孚濟廟,主體規模與保護廟或有過之。孚濟廟重建後,瓊林三座寺廟建築主奉之神: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恩主聖侯,正是金門全島擁有最多寺廟
    點閱:
    1131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惠民農莊
    惠民農莊
    由建華往下湖方向連接五里埔一帶自古以來即為無法耕作的草埔地,風沙很大;惠民農莊原屬西埔,附近村民稱為赤土。民國55年時,附近一座高爾夫球場作廢,當時司令官下令還給老百姓耕作,是政府鼓勵墾荒放領公地之後,最早成立的農莊,由於是嘉惠無田可耕的縣民,富裕民生,因此命名為惠民農莊。目前農莊有13戶居,每戶在
    點閱:
    1073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料羅海濱公園
    料羅海濱公園
    料羅灣位居金門東南海岸,在昔日歷次的戰役中,因負有運補物資的重任,而成為中共砲擊的主要目標,國軍在槍林彈雨中冒險搶灘的鏡頭,早已成為料羅灣令人動容、記憶深刻的歷史畫面。現今的料羅,因綿延潔淨的沙灘與明媚的漁村風光,已規劃成料羅海濱公園,建有遊客中心、綠地、涼亭、沖洗等設施,適合全家大小前來戲水踏浪,
    點閱:
    112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回龍殿
    回龍殿
    官路邊因位於古官道所經之旁而得名,原是一個歷史久遠的聚落,該村落昔為官道旁的顯眼處,如今卻是一個少為人知、猶如深藏於世外的桃源居。近代以來常住人口不多,宮廟的規模也很小。
    點閱:
    113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山風獅爺
    北山風獅爺
    北山風獅爺(120公分,石雕,立姿雌獅)   位於古寧頭雙鯉湖畔的風獅爺,模樣俊俏,彫工細膩。據說由於北山風獅爺的開口朝向林厝,鬧得該村雞犬不寧,以致於林厝村民趁著夜黑風高之際,割了風獅爺的左耳及打斷門牙,現今風獅爺的左耳及門牙,依然可以清楚地看見修補的痕跡。不過,關於北山風獅爺會左耳斷裂一事,民間
    點閱:
    1289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浦邊周宅
    浦邊周宅
    為清初水師副提督周全斌的後人周茂川所營造,為三落配置右突歸的大厝,樑柱間藻飾華美的木雕,彩繪與泥塑;特殊的是不但院埕舖設花崗石板,院落間則豎立欄杆式的石板,大門也設有特別的防盜措施,是其他古宅所罕見。
    點閱:
    1349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斗門溪步道
    斗門溪步道
    斗門古道為攀登太武山的一條新興山徑,此道昔日因軍管而保有原始自然的風貌,沿途景觀開闊,生態豐富。古道入口於斗門附近的太武山山腳下,終點為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全長雖僅約1公里,卻因一路陡上,走來並不輕鬆,中途有段路徑是鑿刻在陡峭的花崗巨岩上,頗有險峻之趣。
    點閱:
    1226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呂厝風獅爺 (134公分,石雕、蹲距雄獅)位於呂厝「朝山寺」左前方的風獅爺,可別看他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這尊風獅爺,可是打從明朝便供奉於此。話說明代陳禛(官至刑部員外郎),死後便葬於浦邊與后宅兩村間之黃龍山,此墓穴名「仙人覆掌」,墳前文筆、石羊、石馬今日俱在,民間習稱此類古墓為「馬仔墓」。據傳墳前
    點閱:
    128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文臺寶塔
    文臺寶塔
    文台寶塔聳立於金城南磐山頭,相傳為明太祖年間江夏侯周德興所建,塔高2丈餘,為昔日金門航海的指標,列為國定古蹟。由花崗石疊砌而成的文臺寶塔,塔高五層,塔身呈六角形,形貌渾厚樸實,由於居高臨海,氣勢壯闊,自古文人武將行經此處,莫不留下豐盛的石刻,如明千戶俞大猷所題的"虛江嘯臥",以及國畫大師張大千所題"
    點閱:
    1131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董允耀洋樓
    董允耀洋樓
    這棟洋樓為董允耀遠渡新加坡致富所興建,設計圖樣為新加坡繪製,古崗本地師傅施作。民國三十八年曾有海龍部隊佔住過,正立面上及二樓內簷裝修上仍存「海龍」字樣得油漆痕跡。
    點閱:
    1144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湖古廟
    西湖古廟
     烈嶼雖是小島,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明清之際曾風光一時,當時連遠從福州、上海、湄洲和台灣來的船隻,都會在此泊靠。某次有一艘來自杭州的船在羅厝避風泊靠後,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表示願留此地享民間香火。這尊神像從船上奉迎下船之初,暫奉於海濱,到羅厝成社建廟後,再奉媽祖於廟中,因取廟名曰「西湖古廟」。羅厝一度
    點閱:
    110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浦邊風獅爺
    浦邊風獅爺
    浦邊風獅爺(133公分,石雕、立姿雌獅)「浦」指水邊的地,浦邊位於金門島北面海岸線上,與劉澳港原本隔著港澳相望,此地古有航運之利,近代灣澳淤淺後,兩村間一百多公尺的距離有路可通。劉澳港的西側有一突起數公尺高的陸地向外伸出,形如雞冠,稱為「雞髻頭」,古時為一處碼頭。位於浦邊村公所右前側馬路旁的風獅爺,
    點閱:
    1147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南門傳統建築群
    南門傳統建築群
    金門城南門建築群落為僑匯閩式建築,聚族而居之小規模聚落,整體保留完好,四棟建築組合為整體的傳統居住環境,建築形式相近,但仍各有特質,其營建技術具一定的水平、木作、木雕具藝術價值,其埕及隘門、院門合圍之院落,代表當地民居特色風格,具文化及歷史價值。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89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來鳳宮
    來鳳宮
    來鳳宮位在后豐港村前濱海處,廟前即是海岸,每逢九月高潮之際,海潮幾可達廟前,民國八十年代海堤築成後,堤岸幾乎齊與廟頂,廟前加蓋遮陽板,讓人無法窺得廟貌。來鳳宮奉田都元帥、張元帥為境主,並主奉王府王爺、棟境公、太子爺、媽祖等神明。楹聯:大門聯:天泰地泰三陽開泰;神安人安合境平安。中龕聯:廟貌巍峨地靈人
    點閱:
    1077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溪邊海水浴場
    溪邊海水浴場
    拜昔日軍事管制之賜,金門的海岸線至今仍保有純淨天然的海濱風情。位於東側的溪邊海水浴場,目前是島上唯一正式對外營業的海水浴場,優美的海灣弧線,細如白玉的沙灘,潔淨澄澈的湛藍海水,游泳、戲水皆適宜。沙灘上林立著遮陽傘、沙灘椅,木質棧道連接著觀景涼亭與採光充足的"陽光沙灘"餐廳,處處洋溢渡假閒情;新鮮刺激
    點閱:
    1267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頂界十八間
    頂界十八間
    位於前水頭頂界的"十八支樑"傳統閩南二落大厝,以井然有序的梳式佈局,贏得昔日"有水頭富,無水頭厝"的美名。十八支梁約完成於清乾隆年間,比山后民俗文化村還早120年,係由9棟大厝組成,巷弄整齊,屋脊相對,雖然略顯殘破,但仍留有豪氣華麗之風。
    點閱:
    111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蘭風獅爺
    中蘭風獅爺
    中蘭風獅爺(66公分,石雕,蹲距雌獅)在中蘭(古稱「蘭厝」),新人於結婚當天,除了必須祭拜家中祖先、廟裡的神祇外,中蘭及下蘭的風獅爺,也是新人當天必拜的守護神之一,以祈求平安及來年能順利添丁。除此外,據說中蘭風獅爺早年時,還曾顯靈擊退入侵的外敵。在造型上,中蘭風獅爺與夏興風獅爺,除體型較嬌小外,兩個
    點閱:
    109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何肅墻洋樓
    何肅墻洋樓
    建於清代,由大陸籍匠師設計,為何肅�朁韝j陸經商賺錢後返鄉興建。1949年作為雜貨店面,名為義發商店,經營40多年,1983年曾整修。
    點閱:
    1119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禎墓
    陳禎墓
    在臺閩地區已列級的古蹟,其中明朝古墓有六處,分別是:五妃廟、藩府曾蔡二姬墓、藩府二鄭公子墓、曾振暘墓、陳禎墓,及陳健墓等。這六處中又以位於金門縣的陳禎墓與陳健墓,形制最為特殊,尤其是墓前花崗石造的墓亭,更是臺閩地區少見的特殊墓式。
    點閱:
    118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北嶽廟
    北嶽廟
    北嶽廟位在金門東北角的五虎山麓,據傳始建於南宋,明嘉靖年間,倭寇上岸,毀山西民寨,北嶽廟位在其中,也遭波及,後經修復,又於清末時期被強風摧毀。民國六十八年,在山西鄉民及旅外鄉僑支助下倡議重建,七十三年竣工而成今貌,廟內供奉北嶽王公王娘及刑王爺。在本島寺廟規模中,北嶽廟的主體規模堪稱屬於較大型者。楹聯
    點閱:
    1115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孚濟宮
    孚濟宮
    峰上為明初金門守禦千戶所在島上所設四個巡檢司之一,峰上的先祖於永樂十一年入住定居,為不忘祖先開闢之恩澤,乃於清康熙五十年倡議興建孚濟廟,供奉開浯恩主牧馬侯陳淵,後廟宇經過幾度重修,民國以來曾於六十一、八十一年兩度重修,復於民國九十二年重建今貌,廟內還主奉蘇王爺、吳王爺、林府大人、水仙王、觀世音菩薩、
    點閱:
    1144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順濟宮
    順濟宮
    順濟宮主祀媽祖(聖祖媽、大媽、二媽)、觀音、三太子、千里眼及順風耳,由水仙王公及註生娘娘陪祀。
    點閱:
    1123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八達樓子
    八達樓子
    民國55年,原駐防於古北口的長城部隊移防烈嶼,為了悼念當時死守八達樓子終至壯烈犧牲的7名袍澤,國軍特地在西宅村重建了八達樓子。樓頂的戰士們各據山海關、古北口、喜峰口、九門口,握槍擲彈,栩栩如生;樓內設有旋梯可直達頂端,遙望大陸河山,心胸為之壯闊。
    點閱:
    1178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