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遊景點推薦

  • 溪邊海水浴場
    溪邊海水浴場
    拜昔日軍事管制之賜,金門的海岸線至今仍保有純淨天然的海濱風情。位於東側的溪邊海水浴場,目前是島上唯一正式對外營業的海水浴場,優美的海灣弧線,細如白玉的沙灘,潔淨澄澈的湛藍海水,游泳、戲水皆適宜。沙灘上林立著遮陽傘、沙灘椅,木質棧道連接著觀景涼亭與採光充足的"陽光沙灘"餐廳,處處洋溢渡假閒情;新鮮刺激
    點閱:
    1267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崗樓
    古崗樓
    古崗湖位於金門城東門外,古崗村南隅敵台山旁;古崗樓樓高三層,達16公尺,朱樑碧瓦,重簷迴廊,瑰麗壯觀。
    點閱:
    1082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禎墓
    陳禎墓
    在臺閩地區已列級的古蹟,其中明朝古墓有六處,分別是:五妃廟、藩府曾蔡二姬墓、藩府二鄭公子墓、曾振暘墓、陳禎墓,及陳健墓等。這六處中又以位於金門縣的陳禎墓與陳健墓,形制最為特殊,尤其是墓前花崗石造的墓亭,更是臺閩地區少見的特殊墓式。
    點閱:
    1181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忠義廟
    忠義廟
    主祀神佛: 關羽忠義廟之始建年代雖不可考,但據鄉老傳述:廟中主奉境主關聖帝君,是蔡氏先祖、當年(明萬曆年間)曾任雲南左布政的蔡守愚返鄉時,有一段木材隨其船隊一路漂抵瓊林海岸,經請示後雕關帝爺神像供奉,之後建忠義廟以祀,成為該村的守護神,由此資料佐證其建廟年代必定已有相當時間。該廟尚主奉蘇、邱、梁、秦
    點閱:
    1183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方宅
    方宅
    建於1900年代,為方氏赴新加坡發展後僑匯返鄉興建,主屋與疊樓先後興建於不同時期,戰爭時屋內挖有防空洞。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二櫸頭加右突歸,突歸後方為疊樓,本體牆身材料為腰堵以下花崗石确亂石砌,上緣斗仔砌,腰堵以下抹灰仿斗仔砌,上緣抹灰,頗富地方特色。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354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中蘭風獅爺
    中蘭風獅爺
    中蘭風獅爺(66公分,石雕,蹲距雌獅)在中蘭(古稱「蘭厝」),新人於結婚當天,除了必須祭拜家中祖先、廟裡的神祇外,中蘭及下蘭的風獅爺,也是新人當天必拜的守護神之一,以祈求平安及來年能順利添丁。除此外,據說中蘭風獅爺早年時,還曾顯靈擊退入侵的外敵。在造型上,中蘭風獅爺與夏興風獅爺,除體型較嬌小外,兩個
    點閱:
    109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明遺古街及周邊景點
    明遺古街及周邊景點
    明遺古街The Ming Dynasty Street創建於明中葉,由衛所制度發展而成的商業市街。因城內市街發展飽和,週邊聚落也多以北門出入,所衍生。歷經明、清至近代戰地政務時期,古街內呈現明代店屋建築、傳統閩南合院式建築、戰地的防空洞等各時代多元化的歷史風貌。民國九十四年登錄為歷史建築。It wa
    點閱:
    1216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氏一落四櫸頭
    陳氏一落四櫸頭
    創建者於民國三十年代從新加坡回來興建。三十八年國軍佔領,此房子為軍官使用,所以房子保存較為完善。民國八十六年翻修,將兩邊櫸頭磚坪改為斜屋頂。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點閱:
    1183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八達樓子
    八達樓子
    民國55年,原駐防於古北口的長城部隊移防烈嶼,為了悼念當時死守八達樓子終至壯烈犧牲的7名袍澤,國軍特地在西宅村重建了八達樓子。樓頂的戰士們各據山海關、古北口、喜峰口、九門口,握槍擲彈,栩栩如生;樓內設有旋梯可直達頂端,遙望大陸河山,心胸為之壯闊。
    點閱:
    1178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昔果山風獅爺
    昔果山風獅爺
    昔果山風獅爺(158公分,泥塑,立姿雄獅)昔果山為「菽藁山」之諧音,相傳唐朝陳淵來浯洲(金門)牧馬時,在此山丘一帶種植豆黍牧草以養馬,故稱為「菽藁山」。之後,在此地東側逐漸形成了一個聚居之處,亦名為「菽藁山」,民國後,諧音為「昔果山」。昔果山雖名為山,實際上原本是一個靠海捕魚維生的聚落,周圍是大片的
    點閱:
    1181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何永洋樓
    何永洋樓
    建於1926年,為何永赴菲律賓經商賺錢後返鄉興建。戰役時期國軍入駐,歸還後子孫相傳至今。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本體牆身材料正面抹灰,側、背面下緣為石确人字砌,上緣抹灰,屋身構造亦為抹灰牆。
    點閱:
    1089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武帝古廟
    武帝古廟
    武帝古廟即古之關帝廟。相傳江夏侯周德興建金門城後,為抑制「金門城出兩帝」的絕佳風水,乃在城內建上帝宮(玄天上帝)及關帝宮兩廟相背倚,以表示「兩帝都已出現」之意,藉以化解未出現的兩帝。經過明末清初戰亂兵燹,舊廟頃圮後幾經重建。民國五十年代金門酒廠拓寬道路之際,將武帝古廟遷建於現址,民國八十四年再經過重
    點閱:
    1151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欽月殿
    欽月殿
    復國墩原名蠔殼墩,蓋因此地係一濱海高地,早年堆滿海蠔殼而得名,而這個蠔殼墩就是民國65年經過發掘考證的「復國墩貝塚遺址」。居民歷代靠海維生,欽月殿奉池王爺為境主外,還有兩尊媽祖神像,據說是早年奉祀於漁船上的守護神,之後才從船上奉迎建廟。至於朱王爺的奉祀,據說是現任鄉老的曾祖父輩時代,有一位來自後浦的
    點閱:
    110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感應廟
    感應廟
    山后可分為兩部分,最早入居者是聚居於下堡的梁姓,繼之才有王姓及少數其他姓氏定居於頂堡,至於民俗村所在的中堡,則是頂堡王姓分衍而來。信仰上,下堡以感應廟為中心,頂堡以獅山寺為中心。楹聯:大門聯:感恩崇德皇新廟;應世利民澤萬方。神龕聯:感召藉神靈各須正心誠意;應時鍾瑞氣共鑄國泰民安。
    點閱:
    1225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崗湖
    古崗湖
    古崗湖位於舊金城東郊、古崗村南方,是一座天然兼人工的湖泊,周圍百燕南山、湖南山等名山圍繞,湖畔百座雕樑畫棟的古崗褸,美輪美奐。湖西面的獻台山是發現明朝魯王疑塚處,名勝古蹟蘊於一處。古崗湖原稱古坑,以陳為大姓。於周邊有一「古崗樓」樓高三層,達16公尺,朱樑碧瓦,重簷迴廊,瑰麗壯觀。
    點閱:
    1133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董光得洋樓
    董光得洋樓
    董光得在本地從商致富,興建此宅。
    點閱:
    121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蔡永耀洋樓
    蔡永耀洋樓
    建於1945年,為蔡永耀所興建。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本體牆身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抹灰。
    點閱:
    1104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黃濟古厝
    黃濟古厝
    建於清乾隆年間,原為二落大厝加前二櫸,後因年代久遠,後落及二側廂房頹圮,便拾舊料,置前二櫸及牆規樓。建築平面格局為一落四櫸頭加左護龍、牆規,本體牆身為磚牆,人字砌、平砌石牆和出磚入石砌;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建物正面為花崗石人字砌、平砌,相當堅固,古厝地點位於黃氏大宗祠旁,景觀位置相當重要,為水頭黃氏
    點閱:
    1099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董石獅、董詩揚
    董石獅、董詩揚
    此棟建築為董石獅與董詩揚(石羊)兄弟合建,清末董石獅至新加坡發展,遂引薦弟詩揚的兒子前往發展,由董石獅與董詩揚子金國、金鐘、金圖一同出資,由詩揚監督興建,時委由兩組師傅將建築中軸線分為左右兩邊進行「拼場」的興建方式,也在民宅中較為少見,故現在仍可從磚材選購的不同、牆體砌築的構造的差異與匠師手藝的特色
    點閱:
    1270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謹慎堂
    謹慎堂
    建於清光緒年間,由李家兄弟興建,李家兄弟中有人任職醫生,因醫治病患獲贈「謹慎堂」門匾,建築物的木料由漳州運來,石材由石碼運來,戰時部隊駐紮將牆壁裹上海土破壞並佔用。建築平面格局為三落雙護龍,本體牆身材料前落上緣為磚砌抹灰,下緣為石條平砌,側面上緣為磚砌抹灰,下緣為石塊人字砌,屋身構造明間皆採硬山擱檁
    點閱:
    1159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蔡守愚專祠
    蔡守愚專祠
    瓊林位於金門島中央偏北處,為蔡氏單姓聚居的村落,且保留大量燕尾馬背的傳統閩南建築,樸實典雅,其中又以宗祠家廟最具規模。 瓊林本來以陳姓為主,明代時開基主陳十七郎入贅蔡家,子嗣繁衍後,少數的陳姓也就搬遷他處,蔡家遂成為瓊林的單姓,幾代下來,蔡氏子孫眾多,人才備出,成為金門地方上相當有名望的大族後,便開
    點閱:
    1093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梅園
    梅園
    位於太武山區,由觀兵弈棋處續往上行約200公尺即抵金門的標誌—"毋忘在莒"勒石,由於聲名遠播,常是遊客們爭相合影留念的背景。勒石高十餘丈,臨崖而立,係民國41年蔣公巡視金門時,以金門位居前線,身繫保家衛國重任而特別頒佈的墨寶,勒石兩側分別有休憩涼亭與梅園,梅園為懷念經國先生而設的紀念林,可惜梅樹生長
    點閱:
    1121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寧頭區
    古寧頭區
    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區位於金門本島西北,為古寧頭戰役主要紀念地,如古寧頭斷崖、古寧頭戰史館等戰役紀念皆位於本區;另有南、北山聚落文化及古龍頭振威第、古龍頭水尾塔等古蹟。此外,慈湖特別景觀區為金門鳥類最大度冬區,蘊藏豐富之鳥類資源。
    點閱:
    1205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陳德幸洋樓
    陳德幸洋樓
    建於1926年,為金門島東邊最早興建的民居。
    點閱:
    1134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山后中堡中書第
    山后中堡中書第
    山后派王氏,始祖名王璡,為王審知八世孫,於宋末元初始居浯洲山後ㄧ帶。山后原分為上堡和下堡,中堡的十八棟建築乃上堡王鈞居三子王國珍(又名明玉、字孝匣,生於1843年)擘畫興建,國珍於清同志七年間(1868年)東遊日本,初始帶領ㄧ個布袋戲班子,來到日本長崎港,以布袋戲的技藝拓展人脈,後來轉而經商於神戶致
    點閱:
    1132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古寧頭戰史館入口
    古寧頭戰史館入口
    民國三十八年徐蚌會戰後,國軍撤退,駐守台澎金馬,形成兩岸對峙。十月二十五日,共軍趁國軍未穩之際以其第十兵團先遺部隊九千餘人,分乘200餘艘漁船,利用暗夜渡海,在對岸炮火猛烈功擊掩護下,向我金門嚨口至古寧頭間地區強行登陸,突破國運陣地,功抵西山、湖南、安岐及132高地(東坑附近)。
    點閱:
    129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