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景點推薦

  • 台南合同廳舍
    台南合同廳舍
    台南市消防隊第二分隊及保安警察隊第五總隊大樓為日據時期之台南台同廳舍,是當時消防詰所,警察會館及錦町瞥察官吏派出所之所在地。建築非對稱平衡以空間來作區分規劃,使各單位有獨立的入口及領域,形成3個獨立空間,造型上,中央高塔為最主要的建築主體,頂部有出簷,上為瞭望台。高塔兩側做水平帶處理,橫跨全棟建築。
    點閱:
    1152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鹽水綠色隧道
    鹽水綠色隧道
    所謂「綠色隧道」因道路兩旁樹木枝葉茂盛,形成一道綠色的遮陽棚,替來往大道上的行人遮蔽夏日的太陽;穿越了「綠色隧道」之後就到達岸內糖廠大門,門內右邊為岸內國小,左邊則有一整排「白千層樹」。鹽水區岸內里的岸內糖廠設於1903年,原名是「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岸內製糖所」,至一九九四年七月關廠停榨,一九九七年
    點閱:
    14038
    收藏:
    分享:
    2017-03-29
    2016-06-12
  • 後壁下茄苳旌忠廟
    後壁下茄苳旌忠廟
    建立於康熙年間迄今已有三百四十餘年之歷史,供奉武穆岳聖王(岳飛),境民稱「元帥廟」與「泰安宮」聳立在茄苳村庄內東西兩側,同為三十六庄下茄苳堡之總廟。昔時下茄苳堡是一個興盛的大部落,清朝百總一員兵 100 人官衙曾經設置於此,是時近郊中水稻,為不明之物偷食,庄民協商輪值看守,終見有一匹白馬,按時來喫食
    點閱:
    10963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大灣聖諾瑟堂
    大灣聖諾瑟堂
    聖諾瑟堂位在永康北灣里的大灣路旁。藍白色的莊重建築,造型優美,是一座開教逾百年的天主堂。創設於1892年,建築現貌為1988年落成。(資料來源:南瀛教會誌)
    點閱:
    115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西拉雅部落-左鎮
    西拉雅部落-左鎮
    清末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曾進入當地傳教,當地的新港社族人多數已接受基督教信仰,其中的左鎮、岡林、澄山都是典型的百年平埔教會,左鎮教會曾舉辦「拔馬文化」活動,以發揚西拉雅族優良的傳統文化。
    點閱:
    1222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滴水仔穆賢順私祀太祖壇
    滴水仔穆賢順私祀太祖壇
    祖靈稱謂:太祖媽歸屬族群:新港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十六日祭典儀式:換水、行「三向禮」、燒紙錢祭品:檳榔、煙、油飯、米糕、牲醴、紅龜發粿(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點閱:
    1112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滴水仔李銀旺私祀太祖媽壇
    滴水仔李銀旺私祀太祖媽壇
    祖靈稱謂:太祖媽歸屬族群:新港社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十六日祭典儀式:換水、行「三向禮」、燒紙錢祭品:檳榔、煙、油飯、米糕、牲醴、紅龜發粿( 資料、圖片來源:南瀛公廨誌)
    點閱:
    1148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保安車站
    保安車站
    買過「永保安康」火車票的遊客,一定都對保安車站這處小巧可愛的景點不陌生。保安車站同時也是台鐵目前現存幾個木造車站中,保存相當良好的一座,車站站體是以阿里山檜木建造而成,仔細觀察,還可發現車站並沒有任何一根鐵釘,而是以榫接方式建構,屋瓦則為日本瓦,整體風格古樸典雅,是到訪旅人必會拍照留念的迷你車站。
    點閱:
    12164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的習俗始自清領時期,相傳光緒11年夏天,鹽水地區發生大瘟疫,上千名街民死亡,地方民眾祈求神蹟降臨,最後武廟關聖帝君降旨遶境降魔,指使元宵夜由周倉爺前導,關帝神轎押陣護隊,信徒尾隨繞走疫區,沿途燃放炮竹直至天明。遶境結束後,鹽水疫情就此消退,民眾感念神恩,每年元宵夜沿襲成例,演變為今日赫赫有名
    點閱:
    1258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
    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
    「用良善的心,做好的食物」一直以來都是「卡多利亞」的中心理念,從民國70年代的速食 店到每天生產1萬多份餐點的中央廚房,是台南人成長的共同回憶。「良食故事館」更是為了 推廣食品安全及營養教育而成立,除了開放製程參觀外,還有豐富多元的DIY課程活動,動手 做、用心吃,讓參加民眾更能體會食物與健康的重要
    點閱:
    1264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有機肥料
    有機肥料
    過去的農村型態,飼養動物不多因此糞便直接做為工作的肥料,而進入現代農業化之後,蓄養方式朝向單一、集中、大量的方針邁進後,也造成排泄物無法回歸土地利用的問題,由於長期使用化學肥料造成土壤劣化,蔬果農藥殘毒及自然生態惡化等問題,正好有機堆肥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經由科學技術控制,可以有效利用有機堆肥並解決化
    點閱:
    1285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鯤喜灣文化園區-保安宮
    鯤喜灣文化園區-保安宮
    俗稱「姓黃仔王宮」,廟中保留了由藝術大師潘麗水彩繪、葉進祿剪黏的門神像,是松安社區的露天活動中心,社區內大小活動都在這裡舉行,形成了聚落特有的廟埕文化。灣裡地區除了公廟萬年殿之外,其他還有七、八間的角頭廟,早期農村社會每一個角頭都有屬於自己的陣頭,保安宮擁有灣裡地區唯一的龍陣;在這小聚落中宗教信仰深
    點閱:
    1236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
    十鼓仁糖文創園區
    十鼓文化園區佔地約5公頃 ,共有16座日治時代所建築之舊倉庫,2005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規劃,以活化閒置空間的概念,在國際知名設計劉國滄先生精心規劃下,在有限的資金中運籌帷幄,現已完成第二期工程,將昔日台灣糖業公司仁德車路墘糖廠,閒置多年後,付予百年歷史的糖廠風華重現,融入十鼓獨創之台灣特色鼓樂,化身
    點閱:
    1277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菁寮國小
    菁寮國小
    菁寮國小雖小,卻擁有歷史悠久的木造禮堂與辦公室,木造禮堂建於1951年,木造辦公室建於1956年,另有一座日治時期的升旗台於桃花心木林中。
    點閱:
    1165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香雨書院
    香雨書院
    台灣古根漢,推動鹽分文化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林金悔先生,為推動文化紮根,早有在家鄉興建「香雨書院」之夙願。並於1987年邀請北門區(鹽分地帶)藝術家返鄉寫生,且出版《北門區寫生作品集》。從此與北門區旅外鄉親密切往來,深切體會北門區人才輩出及對家鄉惦念之熱情,遂於1997年成立「財團法人西甲文化
    點閱:
    1214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侯伯往上茄苳樟樹綠色隧道
    侯伯往上茄苳樟樹綠色隧道
    後壁區位於台南市最北端,嘉南平原中北方,八掌溪南方二公里處,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地勢東北部較高,向西傾瀉,全境大多屬嘉南平原。北和西隔著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為界,東接白河區,東南鄰東山區,南與新營區毗連。面積為72.2189平方公里。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
    點閱:
    10870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吉貝耍平埔文化園區
    吉貝耍平埔文化園區
    吉貝耍,平埔語的意思為「木棉之庄」之意,相傳早期當地種滿木棉樹,「吉貝耍」名稱因此而來。吉貝耍平埔族自佳里蕭壠社遷居而來,每年農曆9月初4的夜祭儀式,仍保存完整,當晚不論是當地或是旅外返鄉的平埔族人,都會準備檳榔、澤蘭、米酒到「大公廨」祭拜「阿立母」,儀式中平埔族少女演唱的「牽曲」,清亮的歌聲遙喚祖
    點閱:
    1232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安平天后宮
    安平天后宮
    媽祖係於西元1668年隨船護祐鄭成功率舟師復台,於西元1668年建廟。蘇同炳氏著臺灣古今談「最早的媽祖廟」一文稱:「臺灣各地建立最早的媽祖廟,當推澎湖的天后宮,其建立時間可以上溯到明神宗萬曆以前。原因是澎湖群島很早便有大量的中國漁民定居,而臺灣之移植,則要遲在半世紀以後。澎湖天后宮之外,臺灣本島的媽
    點閱:
    12158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湯德章紀念公園
    湯德章紀念公園
    點閱:
    10912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草山吻仔坑公廨
    草山吻仔坑公廨
    祖靈稱謂:太祖媽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六月十六日 祭典儀式:換水、三向、點香、燒紙錢。 祭品:初一、十五換水純傳統;生日及其他祭典則漢埔混合。 交通狀況:二十號省道往玉井方向,經左鎮化石館後約再行走三公里左右,轉進台二十乙省道往南化方向行駛,約八百五十公尺向右,接「南一六八」縣
    點閱:
    111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新化區知義社區
    新化區知義社區
    本地三分之二為山坡地,虎頭埤及中興林場部分皆為其範圍林場占很多部分,善用自然森林資源將野生動、植物引入環湖步道,是居民遊客踏青健行、森林SPA的好地方,每到知義林場就宛如脫離世界一般輕鬆。 還有虎頭埤風景區、來來渡假遊樂世界、臺南農業改良場,並規劃有自行車道、環區觀光路線、民宿提供,利用社區義工做導
    點閱:
    13107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烏山台灣彌猴區
    烏山台灣彌猴區
    烏山台灣彌侯區是為在台南南化區「內烏山」之大竹崙頂峰及南化「竹仔尖」、「芎蕉湖」等區域,山高大約750公尺,烏山山區原是一座私人設立的場所,這裡擁有上百隻的台灣彌猴在此居住,因而形成這樣的一個特殊生態環境,每日在保護區內餵養的就是被當地人稱為「彌猴爺爺」的林炳修先生,市府為保育山上野生台灣獼猴進而規
    點閱:
    12026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海寮紅樹林保護區
    海寮紅樹林保護區
    紅樹林是指生長在海河交界的耐鹽性植物。目前台灣現存的紅樹林只有四種:水筆仔、欖李、海茄苳及五梨跤。從台南市沿海北起八掌溪口,南至曾文溪口,海岸地區風浪較小,浮洲、湖、河口沼澤地特多,泥沙在河口沿海淤積,成為紅樹林落腳繁衍的好地方。分別分布在北門區生長於急水溪口的淺沼泥地,樹種為海茄苳、水筆仔;將軍區
    點閱:
    1077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鯤喜灣文化園區-萬皇宮
    鯤喜灣文化園區-萬皇宮
    全名「萬皇宮代天府」,乃喜樹聚落之大廟,奉祀葉、朱、李三府千歲,興建於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亦即喜樹地區的信仰中心。其間建築因年久朽壞,歷經多次整修,舊貌已不復見,現今所見為西元1984年重建的結果,仿皇宮格局建造,規模宏大,使得佔地約六百坪的萬皇宮有傳統宮殿之樓、
    點閱:
    11491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蔴荳古港文化園區
    蔴荳古港文化園區
    水堀頭屬於倒風內海的3叉港,佔地利之便,船隻可直通福建,水堀頭舊港曾是主要的砂糖、鹿皮出口港口,商船在水堀頭靠岸卸貨,繁華一時,可以稱得上是麻豆的發跡地。《諸羅縣志》中除載有平埔族人為主的麻豆社外,也有漢人為主的麻豆街,漢人移民台灣之初期,大多聚居在海岸港口,而這些港口往往成為街市,麻豆街舊址即位於
    點閱:
    12415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
  • 臭頭崎太祖媽祠
    臭頭崎太祖媽祠
    祖靈稱謂:太祖媽、三十六太師 歸屬族群:新港社 祭日:無固定忌日,依民間三大節祭拜。 祭典儀式:有漢族神祇、燒紙錢、燒香、金爐。 祭品:檳榔、米糕、由飯、香煙、酒 交通狀況:由新化國中大門口沿著南168道路,順著往大坑尾農場方向前進,約走六點五公里左右後會看到一塊路標「南一六八-三?臭頭崎;南一六八
    點閱:
    10889
    收藏:
    分享:
    2016-01-01
    2016-06-12